在我家,姥姥边的亲戚几乎都在自己村里,我大舅小姨当然还有我妈,逢年过节不变的就是姥姥家的热闹。过年最热闹的时候,便是全家人在姥姥家准备各种年货的时候。
刚进腊月不久,姥姥就开始张罗过年要用的所有准备,每逢集的时候要把过年吃的菜提前买好,可是谁都知道,姥姥家大人孩子多,不等除夕那晚,菜都已经吃了好几个遍,当初买回家的菜也早已下肚。难怪我们当地人说进了腊八就开始馋年,等过年那天,反而早已没有吃下大鱼大肉的胃口。
进了腊月,农村的大人小孩都会陆续赶回家准备过年,越是到年底,大街小巷越是热闹。逢人问个好,见面互相聊聊各自的一年过得怎么样,大人们的招呼声,小孩子的嬉闹声,给过节增添了不少欢乐热闹的气氛。
小时候每当放寒假,家里孩子们的时间大多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喜热闹,孩子多乱也不嫌烦。碰上有人去串门,老人们说个话都说不肃静,姥姥总会笑呵呵招待客人:看这群孩子闹腾腾的乱死了!老人家会不会知道她说这话的时候客人多羡慕呢!
小年之后,在外地的家里人也都陆续赶回来,姥姥家也在这时候正式开始做过年前的各种工作。扫房子、赶年集备年货、洗各种衣物、刷各种锅碗瓢盆、就连沙发橱柜边边角角都会擦的锃亮,平时打扫卫生的时候也没觉得多稀奇,年关时候就连家人一起做家务活儿也觉得其乐融融。就连舅舅年轻时买来的收录机也都会在这几天从早到晚响不停,据说这台收录机已经四十多年了,还是舅舅当初第一年在外干活回家过年的时候买回来的,每年这几天走近姥姥家,没等进家门就能听见孟庭苇的歌。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台收录机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一盒磁带就能唱出时代的潮流,明明里面没有人却能谈话说笑。
姥姥家逢年过节人数比较多,为此老人家每次都不惜“重金”买各种吃喝用品。年年都会买千儿八百的猪肉,说是猪肉还有猪头猪尾巴猪心肝肺肚蹄肠,光是洗就能用一下午的时间,那段时间小孩子们就会蹲着把姥姥舅舅围成一个圈,弟弟妹妹不嫌脏还用手指戳戳心,摸摸肺,打闹嬉戏热闹非凡。每当这时姥姥总会对我们说,看见了吗?见了猪的心肝肺就跟见咱们活人一样,软乎乎,红的发白最健康,抽烟喝酒就会变黑慢慢烂掉,更可怕的是可不能没有心不能没有肺。
姥姥做面食主要蒸馒头跟窝头儿,这差不多也要花她一整天的时间。肤白个大的馒头就不稀奇了,看姥姥做窝头儿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坐在她身边看她是怎么把一团小米面转成窝头儿的样子,只见她一手拖着米面团,一手的拇指嵌在面团里,转啊转啊就能转出“金字塔”的样子了。“金字塔”上还有干果,红枣啦,葡萄干啦,每看到金黄的窝头儿上装饰着红枣,点缀着葡萄干,就觉得别有一番喜庆。姥姥说过年吃窝头儿好,一边添柴一边念叨着蒸完凉一凉,拿给张三李四隔壁老王几个,赶上姑娘媳妇儿在就会让她们捎带回家几个尝尝鲜。于是,姥姥家的窝窝头也成了过年走亲访友的最佳“礼品”。
正月里吃的一些菜肴当然也要提前做好,比如炸鱼煮肉,一般姥姥煮完肉天也就黑了。炸货多种多样,炸黄花鱼带鱼鲅鱼,炸花生炸香椿炸丸子,总觉得姥姥每年都会有炸不完的年货却不见吃多少。下锅之前,姥姥会找一个直径二三十公分的大圆筐,底层四周铺上煎饼,她炸着,孩子们在一旁玩,等一出锅大家就很自觉的围着一筐美食你一块儿我一块儿的吃,一锅炸完,我们基本能吃个筐见底。姥姥总会一边笑着责备我们应该先准备一碗放在大桌上,可不能这么没大没小,一边说道都是小孩子,可不要怪罪。
就是这样,在姥姥家,逢年过节准备的食物要先放在“大桌”上,表示对老人的尊重,之后吃多少姥姥就不管了。
姥姥家每年过年都会这么热闹,很多大小的事情都得七旬老太亲力亲为,人都说过年是忙年,的确,那些活儿不是年轻人干不了,老人家担心年轻人没轻没重,掌握不好。没有“年味”的那几年,有舅舅跟哥哥因为远在外地没能赶回家过年,年货姥姥照样备,照样会把屋子里外打扫干净,猪肉也照样买一大盆,除夕晚上稀稀落落几个人围着一大桌子菜怎么也吃不完,姥姥就说,过日子人越过越少,想热闹还热闹不起来了。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以前只有在过年吃大鱼大肉,现在却都讲究荤素搭配,素食主义,没人会在乎谁家年夜饭吃的什么,因为家家户户都有鱼有肉。或许在年轻人眼里年夜饭不过是围着老人过个节罢了,而我觉得,家中有老,如有一宝,每年还能有个老人在家等着我们回家过年是我们的福气,年夜饭就得要热闹嘛!
一年365天,也就是过年这几天姥姥家最热闹,平日里姥姥虽算不上是“空巢老人”,但对于这么喜爱热闹的她,想必每年最期待的也是过年了吧。平日年轻人都忙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或许每个老人都是这样的吧,过年的时候多希望家里热闹,儿孙绕膝过大年,说白了年夜饭就是老人们的儿孙满堂。
无论多忙,过年回趟家吧,跟着老人过年会特别有年味,常回家看看吧,老人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