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上映一周后,我终于如愿在电脑上下载了它。三天后的今天,在连续看了三次以后,我忽然那一瞬间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只有少数人才敢带着它向前冲。
在印度这样充满着歧视女人,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男权至上的国家,马哈维尔培养女儿称为摔跤手的做法无疑是出格的,是在挑战这个古老而又“神圣”的道德底线。但是,换个角度来想,马哈维尔又是值得被尊敬的,因为他没有让他的女儿们成为男人的附属品,真正的发挥出了女性应有的魅力和能力,并且用一块金牌直接向整个国家公然喊话。
我曾在百度的影评上看到一个人如此大言不惭地表露出自己的“直男癌”观点:这个父亲简直不可理喻,企图用梦想来绑架自己的女儿,这不是爱,这是在毁了她们。是不是感觉酸溜溜的,典型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换个角度来想一想,如果你是个女孩呢,而且刚好15岁,是正好结果的年龄,结果你的父母因为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不得不把你当作一个交易物品“卖”给了一个素未谋面的老头,这个时候你会不会怨恨你的父亲当初没有这样鼓励你,这样把梦想强加到你的身上,让你可以有另外的人生?
先别急于反驳这个情景模拟,我的这个想象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也是影片的内容,也是第一个转折点。女孩们对日复一日的训练感到了厌烦,她们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把他的愿望强加到她们身上,因为摔跤的训练,让她们被嘲笑,什么都不能吃,女孩们应有的童年只剩下了单调乏味的训练。一次,女孩们逃掉训练去参加好友的婚礼,在所有人都在沉浸婚礼的热闹时,没有人想过新娘子在想什么,她的未来该怎么办,正如婚礼中一群女人唱的:新娘子嫁给了一个老头,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婚礼。后来马哈维尔发现了女孩们,爱女心切的他直接掌掴了自己的侄子。
正当女孩们大吐口水,怨念自己的父亲如此的无情和不理解的时候,新娘子道出了心里话,他希望你们有自己的人生,他哪里做错了?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
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女人的命运就是称为附属品。马哈维尔忍受所有人的嘲讽,拼命的让女孩们训练,参加一个又一个训练,一次又一次的脱颖而出,直到她们卫冕,走出自己毫无遗憾的人生。这是一个爱女心切的父亲形象,一个不甘心自己的女儿平庸了一辈子的父亲。用他的话说,我的女儿,流着摔跤手的血液。
马哈维尔把自己的愿望显露出来,女儿们抓住这个愿望,把这个愿望当作救命稻草,一抓就是十年,终于在英联邦运动会上,这个愿望实现了,同样地,女孩们的人生也达到了一个顶峰———吉塔成为印度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女摔跤手。
回到题目来,在看到第三遍以后,我有很深的感悟,这就是一个讲述梦想的故事。
女孩们最有魅力的就是她们把爸爸的梦想转换成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奋斗,哪怕是这个职业有一天会摔断她们的手脚。她们和父亲站在同一阵线,疯狂地向前跑去。这样奔着梦想的勇气,值得每一个人去尊敬。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小时候会被问起来,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大人说着乐,我们懵懂中跟着笑。后来理想换了无数次,直到中学时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想做飞行员,我想当兵,我想做什么什么………
然而,我们遇到了一个大关,无数次的跨越,始终没能像年幼时那么轻松了,这个大关就是现实,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出了房子,车,金钱之外再也没有一个纯粹的东西能够让我们全心全意地去奋斗,我们年幼时的那个勇气到底去哪了?
我们有的时候会羡慕别人直接当了老板,会眼馋好友会这样的成功,却没有人好好低头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做不到。
这是一个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东西都是可以被尝试的时代,是一个可以大显身手的时代。这个世界不缺梦想,但是却缺敢于尝试,创新,带着梦想去拼搏的人。
追梦吧,少年们,用拼搏奋斗来宣告世界我无愧于自己,我无愧于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