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选择,必有代价。事实上,在真实的世界中只要是选择,就必然存在代价。
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这句话其实很难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认为成本实际上就是我们制造商品所付出货币资本,但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远远比这要复杂得多。
首先我们要知道,任何一项资源可能都有很多用途,但用途与用途之间往往存在天然的冲突,我们不可能把一样资源用来做多件事,比如一块地,如果用来种地就不能用来盖房子,也不能用来堆放杂物。
当一个资源有若干个选项时,被选中的那个选项它的成本就是放弃的选项中的那个价格最高的那个。换句话说,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Cost is the best opportunity foregone
为什么在经济学中成本会这样定义?这样定义的成本对于理解经济学有什么好处?
我们这个问题先放下,一会再谈。
先来说一下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我们说,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而沉没成本实际上是指已经全部被开销掉无法再继续保有价值的资产。
比如你买了一张电影票,进电影院觉得不好看,你是不能要求退票的,这电影票就是你的沉没成本,你在商店里点了一份食物,觉得不好吃,你也不能要求退钱,这食物的钱就是你的沉没成本,这些成本都是你投入以后不能够再退还的资产,是已经损失掉的东西。因此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讲过了沉没成本再回过头来理解成本就会更好理解了,这个成本的概念与我们通常所说商品的生产成本差别在哪里?
先回到研究经济学最重要的目的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其实生产这个过程本身不是经济学讨论的问题,如何决定生产这件事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即经济学解决的是为什么要这样生产?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在分散决策的条件下,知道如何生产重要的决策依据就是怎样生产得到的预期收益最大,等于是说这样生产所放弃的代价最小。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得到了最优的配置。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把成本定义成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我们可以理解成只要找到最小成本的配置方式,生产理论上来说就能最大化。而商品生产所花的代价这件事本身并不重要,因为只要是生产就一定要付出代价,但如何衡量代价是否恰当才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
为方便理解,用一个更为简单的事例做为说明。提个问题,征兵制和募兵制哪一个代价更大呢?那么我们从放弃了最大代价来考量,征兵制付出的是一小部分货币成本,还有一大部分未知成本,因为征兵以后的青年从事军人这项职业而放弃了的其它代价。这部分损失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因为这个青年去当兵很可能就少了一个精明的商人,一个聪明的科学家,这些损失我们没办法测算,像美国著名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就花了300美金请人替自己服兵役,结果那人真死在战场上了,所以征兵制的代价你怎么衡量。募兵制与之相反,付出了的代价基本全部是货币成本,因为但凡能够赚到更多钱的人一定去赚更多的钱去了,而不会来当兵,那么两相比较在通常情况下一定是募兵制所付出的代价最少,因为能创造更大收益的人都没有来当兵。
只有通过最大代价的定义我们才能比较决策的好坏。
所以成本,实际上是比较与权衡的砝码,只不过我们很少能看到全部的成本,而把成本仅仅看作是货币成本。而经济学讨论的成本概念远不止此。
所以我们可以说:
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本质上就是降低成本的过程。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但社会的发展其实是我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少的过程。
那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盈利与亏损又是什么呢?
在经济学中,盈利与亏损实际上都是意外发生的,都是在我们意识到商品的价值和预期不一样产生的。
这其实很难理解,有人会说,我生产商品卖出去比我付出的资金少,我不就盈利了吗?
其实这犯了与理解成本一样的错误。
事实上东西生产出来只要被人所需要总是能卖出去的,无非是代价多少的问题,即使是一场很难看的电影,需要人倒贴钱才会有人看电影其被人所消费也是可能的,只不过所得的收益可能是负的。
所以理解商品如何消费比消费本身更加重要。
所以经济学不关心,商品生产出来是否相对于投入的资产是否能够卖出更好的价,而关心卖出价以后能够指导再生产的问题。
比如说一家咖啡店通过稳定经营得到了比预期更多的收益,那么店主人就会综合考量资产的因素去调整提供咖啡服务这件事情满足更多人,导致整体的社会幸福程度因此而增加。
所以盈利与亏损实际上都是在实际价值与预期不一致时产生的,只有与预期不一致时整个社会生产与生产关系才会发生变化。
举个例子,我买了一个杯子,我做这件事有没有盈利呢?有的,因为我买杯子这件事是因为我认为我买的杯子比我付出的代价小,而在我拿到杯子之后的瞬间我有盈利了,同理卖杯子的商家有没有盈利呢?也有的,因为他认为卖杯子所得到的收益比杯子的价值更高,整个社会的整体幸福程度是增加的。这买卖双方获得的收益被称之为“消费者剩余”
所以事实的真相是,生产这件事本身是不带来财富的,带来财富的其实是因为生产出的产品被更好的配置到每个消费者手中进行消费的过程,使每个人的幸福程度增高而带来的。
所以在理解了成本、盈利与亏损之后,租这个概念就很好理解了,“租”其实就是对资产的付费,只要能带来收益的资源都是资产,对资产的付费就是“租”。
如何理解“租”这个概念呢?经济租实际上是最优解与次优解之间的差值。我们知道了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还需要知道代价与代价之间的如何衡量,也就是说光知道最大代价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代价与代价之间的差距是多少,而这就是“租”就是资产的付费,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与当前选择之间的差值。
这个“租”这个概念其实是用来衡量不同选择的收益比。
而理解了租,理解“寻租”就更加简单,租是对资产的付费,是实际上最优解与次优解之间的差值。
事实上,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可得收益,都会去寻找更好的资产,一种是让整个社会生产都增加的做法让租值本身升高,另一种则是通过资源争用而获得垄断地位。
比如说为了挣钱,人们都去扩大生产这是对整个社会更好的行为,同理你也可以通过政府禁止别人生产这只对你更好。
后一种行为特指为“寻租”
小结:
[if !supportLists]1、[endif]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if !supportLists]2、[endif]盈利与亏损都是与预期不同的瞬间变化。
[if !supportLists]3、[endif]租是资产的最优解与次优解之间的差值。
[if !supportLists]4、[endif]寻租是对资产的恶意争用。
[if !supportLists]5、[endif]经济学定义是为了更好的寻找社会资源与生产更好的配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