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可以走了,下一个。”“谢谢。”这样一段短小的对话,代表我的选拔面试失败告终。
前段时间与室友参加的英语辩论社团今日终于有了音讯,可是之前说好的培训取而代之成了选拔面试。得知消息的我们毫无准备地出发去了选拔点。
两间不大的办公室变成为初复试的根据地。通过初试的同学从第一间办公室前门走出去第二间办公室进行复试,反之被淘汰的同学便会被拒之门外。直到见到了面试地点我便有了些许压力与紧张。室友们互相安慰道重在参与。看着从门里出来的人,过之则喜,反之则掩不住悲伤。
我很幸运的通过了初试,站在第二道门后等待的我开始抱有期待。嘴上说着重在参与不在意结果,其实在心里对结果早已有所期待。
最终我失败了。跨出那道门时在外等待的室友满怀期待的眼神让我的心刺痛了几下。
“我以为你能过的。”“是啊,我也以为我能过。”路上安慰着自己是运气不好抽到了难以回答的题目,要是像其他人的题目那般我肯定也能过的……
短暂的自我欺骗是救赎不了较真的灵魂
随后不管是跑步还是吃饭我的眼前全是自己答不上的那道题,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想尽办法摆脱它,也只会适得其反。后来我接受了,承认了,是我自己的能力不够。安慰自己题目太难,可是试想一下如果我抽到的真是如他人那般简单的问题,我能答上来并有信心通过吗?答案是否。很显然,我的失败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没有直接的原因,那么最大的问题便是本身。
我开始反省自己,自从上大学以来,对英语的重视度大不如前。背单词拖泥带水课堂也不积极认真,揣着一颗自我良好的心独自舔舐安慰。却早已忘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身边的她们与我截然不同。她们保持着每天的输入量,保持着进步的状态。反观自己,对她们的进步表以不屑,想来着实惭愧不已。细想我的错误大致有以下几条:
1.每天的输入量极少,近乎为0
语言这种东西不练则退。只要一天不学习,就是在退步,水平便会不如从前。例如我在简书上的写作是一种输出,那么每天的阅读便是一种输入。然而对于英语没有输入,又何来的输出。长此以往除了以前残留的基础老本作伴以外,便再无其他。
2.词汇系统窄小不够庞大全面
其实这点还是与输入量挂钩。词汇便是组成话语的核心。若是词汇量小,又怎能自如的表达你的观点,又怎能算是学会了这门语言呢?
3.错把发音当口语
当我们听到一个中国人的英语听起来很舒服时,我们会说她发音真不错。可是不要忘了,发音不等同口语。口语指的是在无任何材料参考下仍自如表达自己所想,能与他人顺畅交流的能力。而不是区区能把一篇课文读好的能力。二者不是一种性质。不要还沉浸在自己发音标准的美梦中,醒醒吧,没有材料参考你还能说出来吗?
综上,我的能力是欠缺的,我的努力更是远远不够的。这次失败说不在意是假,说不难过更是假。相反我很在意这次的失败,虽然周围的人不能体会到我的这种挫败感,甚至不理解我把这件小事放大竟成一篇文章。但是只有我懂这次失败对于我而言意味着什么,这次的失败是一次警醒,是一次自省的给予,是一次重生的机会。
我不会往其他地方找原因,我自己就是失败的根源。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失败。
以后不会再怀着那颗自满而焦躁的心,在学问面前永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