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经济学的基本法则,企业就是一个 “ 资源集合 ” ,所有参与企业的人,都是提供他们的资源,然后获得相应的回报,这是企业本质。
股东投入到公司里面的资源,有两种:一种是获得股权的真金白银;还有一种就是股东的管理劳动。管理劳动最难估价,并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其他股东对这个估价认账。一旦其他股东对这个估价不认账了,合作的基础就丧失了。
这是合伙制企业散伙的一大原因。
2-和他人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等等,本质上都属于资源合作,一定要想到什么时候资源的互补性就消失了,而资源互补性消失的那一天,就是股东有了散伙基础的时刻。
所以,在创业之前,要先做好最坏的打算,想好散伙最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如何退出。
3-不以兄弟情谊维持共同利益,而是以共同利益来维系兄弟情谊。(徐小平)
---------------分--------------割---------------线---------------
《中国合伙人》里面“不要跟最要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的台词,有着广泛的案例基础。合伙企业初创时,因为资源的匹配和互补,产生了合作的基础。这个基础随着组织的发展变化,也随着相互影响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看法的变化,而会变得与初创时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导致合伙人的关系、合伙的内容发生变化,更多的是向不好方面的变化。
合伙制企业,有无法长久持续的弊端。因而创办伊始,就需要考虑成员的退出机制问题。这里所说的退出机制,并非一定指创始成员退出组织,也包括合伙制组织这种形式的终结,转变成为其他的组织架构形式(合伙人从股权结构、决策机制、利益分配等多方面都能接受一个主导力量控制的局面)。这一问题的提前思考,正是为了能让合伙制企业更好地在发展前期阶段齐心聚力开创更大的发展局面。
我个人认为,合伙制企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毕竟很多创业公司一开始有可能不会形成一人主导、一人控制的局面,为了起步的顺利,创始成员之间彼此必然需要让渡一些利益,以平等共处的方式开创公司。
目前互联网时代,也存在一种蜂窝式的组织模式。蜂窝式组织,也是依赖于组成单位的资源互补和相互协调。组成的个体各自具有对组织目标产生贡献的资源和能力,但是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联盟式的,彼此之间没有很强的约束和管制能力,蜂窝式组织存在和发展,受其共同目标的牵引,这种目标有可能是经济利益、或是精神价值等等,一个目标达成后,这个组织可能就会解散。
蜂窝式组织的规模一般不大,具有接收信息更迅速、接触终端、决策及时等特点,但存续时间较短,个体成员的退出和组织的解体影响范围更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