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目前最大的价值在于流量分发,PC时代流量分发是以搜索引擎为中心,所以大家都以搜索引擎的优化、排序作为应用获取的关键。移动时代,则主要以aso、装机作为流量获取的最关键的点。而到了小程序时代,会有大量的超级平台可以提供小程序,但当小程序是以中心化方式去分配的时候,是不是小程序还是H5毫无差别。
小程序真正的价值在于传播性,它本身是具有去中心化的传播,传播的因素不是去优化针对平台的规则,而是去了解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让用户传播起来。所以小程序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社交的关系可以传播,关注的焦点是用户,而不是平台。
在微信这边倡导的是关注用户的需求,同时平台有自己的底线。而过往在中心化平台中不一定关注用户的需求,而是平台的规则,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以在小程序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腾讯没有做任何流量倾斜,但是有很多小程序获取到了最廉价的流量。当然廉价流量的背后是小程序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反之你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流量成本可能比在集中式平台中获取的成本还要高。
小程序在2019年将appstore化,逐渐采用评价机制,将流量更多的倾向于“好的”小程序。对于“好的”小程序腾讯有他们背后的一套逻辑,现阶段尚没有明确定义,但希望通过对于“好的”小程序的倡导,使市场能发生一些改变。
从小程序本身来讲,如果要做评价机制,会涉及到技术性的东西,比如稳定性、响应速度等。另一块,类似于appstore里面的搜索机制,做aso时我们会把名字取得很长,希望涵盖搜索的关键词。包括淘宝里面一些商品会把很多关键词罗列在商品名称里面。原因在于最早很多商品、应用都是按照标题来搜索的,标题名字取得很长,就容易被各种渠道搜索到加权。
除了标题,小程序会有更多标签、分类等方式让小程序被搜索到。甚至它也会做一些关联推荐,通过location做本地化的搜索。这也可以看出来它慢慢启动了多维度的搜索方式,使得小程序在用户的评价、地理位置等多维度被用户识别到,也就是appstore化,应用化,而不是原来的公众号。
第二个,小程序从客户端容器转变为应用级商业容器。客户端容器比较容易理解,小程序时代,前端开发人员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你只要会前端的能力,就比较容易开发小程序。而应用级商业容器,小程序团队主要提到了两个,一个是云端,一个是物流服务。小程序的整个云端能力还是不错的,把关系型数据库变成了简单的文本型存储,来适应小程序开发对云端存储的需求。同时它也开放了服务端的接口和操作,使得客户端和服务端非常容易配合起来。
以前我们大部分情况下,在服务端不需要做缓存时,基本上是对数据库的简单处理,所以只要能支持服务端的部分代码,组合上数据库的能力,就能完成客户端到应用端的容器。商业容器则对应到小程序团队提的物流服务,这个就会有很大差别。小程序团队开始放开一些物流服务,这可能主要针对电商先尝试的一种服务开放。物流服务的背后是以后小程序可以集成其他toB的开发者组件。
腾讯的开放平台发展其实是相对比较慢的,09年阿里开始做淘宝开放平台,12年做千牛,15年已经完成了从开放平台到服务市场到云+端的整个开放平台的构建和实践,而2018年腾讯在服务市场层面才开始慢慢摸索。为什么说腾讯早期还是开放平台?因为今天腾讯谈到要加强社区,事实上社区在早期是程序员作为开放平台的一个产品。不论是雅虎、谷歌、Facebook等技术性的平台,它们要开放的时候,只需要有技术性的社区,能够解决程序员的问题,实现api的调用、所有组件开放的咨询、代码共享,但这仅仅是开放平台。
小程序团队对于服务市场的设想是慢慢让服务开发者把能力共享给应用开发者,也就是说一个应用开发者可以不用去写物流组件、弹幕组件,而是可以直接复用组件。这个设想后面可能会遇到问题,因为不部分开发者,除非有些服务的门槛很高,比如物流组件的开发者必须是四通一达或者有能力的团队,不然你只是做一个物流的组件而不提供服务没有多大意义。同时比如弹幕的组件,虽然有意义,但真正能把组件共享化的只有推送的组件和个推的组件。这种组件本身的复杂度在于需要对接多家运营商,内部运营商的规则和适配的复杂度。所以纯粹的代码集合和工具复用可能不是一个成熟的想法,或者说不太容易商业化,因为替代性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