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感受到要平衡工作和写作所带来的压力。在带领静心课的时候,我无法按正常的频率来写文章,同时也没有任何的冲动想去写。刚刚结束的第15期课程期间有写过两三篇文章,在写某篇文章的时候明显感觉不到大多数时候的“心流”,并且需要停下,几次才能完成。
这对于我来说是很少见的。
我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是自然流淌,一气呵成的。当我感觉到没有了“心流”,我开始去察觉——是什么东西阻碍了这股心流。
于是,我开始观照自己的生活。
带领课程期间,我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陪伴学员上,而且是一对十,甚至更多的人,同时还得采购,做一日三餐,还得管理社群,和分享嘉宾沟通、招募(写招募文案、做海报)等等。我就像是养了10几个孩子的同时还得负责一些杂事。
这些孩子们,他们性格不一,年龄不同,各有各的陪伴需求。由原来对他们一概不知,到一点点摸清楚他们的需求和脾性,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的专注。点评作业并不是打分,而是通过曼陀罗的图形呈现,让它和书写的内容结合,从而给出适合这个人的回应或者引导。
这一期课程里陪伴的人数比以往的都多,每点评完一位学员,我必须要放空一次。也就是放下工作,让我的身心从刚才的那位学员身上抽离,而且得抽离得干干净净,任何的情感、触动、交流都需要归零,以这样的状态再去点评下一位学员。在这样的急切需求之下,我用自己的方式自创了一种快速休眠法,实验证明效果显著,这个练习将会用在新一期的课程里。
观照自己的生活之后,我发现,阻碍心流的原因是——精力没能聚焦在写作这件事上。这也是很多人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妈妈们,那些真的有一个或者多个孩子需要照顾的人群,非常难维系一种规律的写作,只能做到见缝插针。我在带领课程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种做妈妈的感觉。见缝插针都插不了,灵感枯竭。
那么,在我们灵感枯竭的时候需要怎么做呢?灵感真的会枯竭吗?
第一步:
观照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所做的事一件一件地列出来,有条件的情况下手写,没条件的情况下脑写。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好处是,我们得到了一个全貌,再来做取舍。
比如我上述的生活,其实社群管理是可以暂缓的,未必就得在带领课程的时候进行。那么,这里就节省出时间和精力了。
当我们做一件事没有了“心流”的感觉,很多情况下就是精力太分散,我们无法聚焦在想表达的点上,造成分散、飘忽的表达方式,有点力不从心,写着写着连自己都看不下去,开始自我批判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做出取舍,我们得到了一点多出来的时间,这个时间如何用呢?那么就可以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散步、发呆、静坐、看人、阅读......
以上几种方式,任选一种。这些方式无非是让我们安静下来,从琐事中抽离,去识别出那些无时无刻飘散于身边的灵感。我们平时需要自己培养一种静心的方式。
我一直认为灵感不是靠“找”的,而是靠“提取”的。那“找”和“提取”又有什么区别?
这个得模拟两个场景。
“找”的场景:
你要去找一样东西,其实你是清楚自己要找什么的。如果是写作,你清楚自己要去找灵感。但往往这种情况下你找不到,因为这里有一种“为了写而写”的意味在里面,你关注的是:灵感啊,你在哪里?我要写啊,我得找到你啊。
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来参加写作课的同学身上,为了做作业而写。这种方式写出来的东西是比较生硬的。也有点像手握沙子,握得越紧沙子流得越快。也就是说,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件事的表层行为上,而还没进入深度的驱动力层面。那么,如何进入深层的驱动呢?
下面来看第二个场景。
“提取”的场景:
这个场景的前提必须给自己注入这样一个意念:我本富足,我拥有一切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就是灵感本身。
怀着这样的意念,你在哪儿,灵感就在哪儿;你是它,它是你,只是你尚未意识到它和你是一体的。你根本不需要去“找”,你需要做的是——提取。
灵感飘散于空中,无色无味无形,无所不在,像尘埃那么多。上面所说那些方式:散步、发呆、静坐、看人、阅读......就是让我们在足够安静的情况下提取到某一个词语、句子、场景......然后顺藤摸瓜,一篇文章就出来了。
如果能够以这种方式来写作,妈妈们喂奶、溜娃的时候;白领们坐地铁、公交车的时候(这种场所最适合看人了);主妇们做家务的时候;甚至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就能够提取到可以用来写出一篇文章的词语、句子、场景。这里请注意,我从未提及“主题”这两个字。我们都知道一篇文章里必须要有一个主题,这么顺着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场景写写写,那它会有主题吗?
其实,那个最先闪现的词语或者句子就是最显眼的主题。不是吗?我再举个例子:
昨天我在客房看书。窗帘半开,台风把窗外的植物都洗刷了一遍,分外透亮和青绿。雨一直下着,光线朦胧,大白天我得借助台灯才能舒服地阅读。台灯的光是暖调的,整个房间瞬间也暖和起来。我靠着床头,随意半躺着,津津有味地读着我喜欢的小说。
先生听完一个电话推门进来,他想跟我分享那个通话的内容。他进来看见我看书的场景:窗外绿意盎然,床头暖意融融,他第一句话就说:
“Wow,我亲爱的太会享受了。看她多么有格调,有品味,又整洁。”他说了一大堆赞美我的话。
他说的当下,我发现另一个枕头其实是横七竖八地丢在床上的,床单也被我弄得皱皱巴巴,其实没那么整洁和美观。我下意识把那个枕头摆好,因为他的赞美之词让我自惭形秽,我自动做出了修正的行为。刹那间,我意识到,当一个人发现另一个人需要提高某个品质的时候,如果用的是赞美的方式,也就是赞美这个人已经获得了这个需要提高的品质,这个人会自动做出提高的调整,这有点像“激将法”。那个当下,“赞美”这个词就出现在我脑海里了。我立即跟先生说:“谢谢你刚才对我的赞美,我要写一篇关于赞美的文章。”
这就是“提取”的过程。它只是闪现出一个“词”,再由这个词,它会吸引很多其他的元素来支撑它。比如,我刚才描述这个词出现的情景,之后我还会加入夫妻之间如何善意地提醒对方需要提高的品质,不同的提醒有什么不同的效果,我们应该如何摸索出适合两人的,又愿意做出调整的提醒方式等等。这样一篇文章就出来了,而且它还非常接地气,它来自于我们真实的生活经验。
以上的例子,我有去“找”灵感吗?
没有呢,我只不过是在看书,我那会儿压根没去想写作,我却获得了一个写作的灵感。这种“提取”的方式表面上看似是我们作为主动,把它要了过来,其实是那些灵感无时不刻在等待一个可以承接它的人,当下你的比较通透,那一刻它就成功入驻了。
我的很多文章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当那个词或者那个句子一闪现,就像开了闸门的河水,缓缓流出,这就是心流。
保持这股心流的状态需要回到第二步,那些诸多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方法。我们未必需要每天都写,但是我们必须每天静心。静心未必就非得要独处,而是需要做到非独处的时候,整个人在忙碌,在动的时候依然能够静心。当我们保持这样一种习惯,那些词句就会噼里啪啦落入我们的思绪当中,剩下就是导出的事情了。
那么,如果我没时间当下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我又如何导出呢?这些词句可是会快速溜走的呀。
我的做法是:快速用手机记录下关键词或者关键句。
手机不只是一个用来看朋友圈和交流的工具,它还是个很好的快速记事本。我经常把闪现出来的词句记录到手机的记事本里。有时候就是一句很短的话,有时候可能会写几句。因为当下我们没有时间写,可是我们既然找到了这头牛(灵感),我们得先把它栓起来,不然它就跑掉了。但同时我会给自己一个指令:我完成手头的事情之后,我得尽快把这头牛(灵感)给解决了。只要我们给自己意念,就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意念。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第一件事就是去解决这头牛,把它的整个轮廓呈现出来,这样我们就成功提取一个灵感,成功地写出一篇文章。再之后,那就是修改的事情了,那又是另一个领域了。如他日有时间,再来好好探讨这个问题。
这么说来,灵感是永远不会枯竭的,我们感觉到枯竭那只是某个时间段的状态,它不应该是常态。如果这种情况是你的常态,那就需要回到第一步:我的生活是如何的?我是否真的需要做那么多的事?
当我们看见了自己,然后停止,静待,让水源再次注满,它又恢复了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