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翔:回飞也,从羽羊声,翔的原义为鸟展翅回旋而飞,其初文是羊,后乃为造专字。如《札迻·琴操·文王受命》“望来羊兮”,孙诒让按:“羊当作翔”。
《诗·郑风·有女同车》中的“将翱将翔”、《诗·齐风·载驱》中的“齐子翱翔”、阜阳汉简《诗》并作“羊”,是古羊今翔之明证。
翔由回旋而飞引申指翔游。如西汉汉刘向的《九叹·忧苦》:“独愤积而哀娱兮,翔江洲而安歌。”
翔也指回顾、观望,如《太平广记-柳毅传》:“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又引申指行走时伸出两臂,像鸟飞一样如《礼记·曲礼上》:“堂上接武,堂下步武,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
翔也延伸指悠闲地走,如曹植《梁甫行》:“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意为:柴门如此萧条,狐狸和野兔在我家门口悠闲地走。
翔也指上涨,如顾炎武的《日知录》:“谷价翔贵”。意为谷物价格上涨昂贵。
翔还可通“详”“恙”等。本文的翔即指回旋而飞。
集:聚也,会意字,从隹从木。隹指鸟,隹木结合会许多鸟停留在枝头,《说文解字》把集作雧,从三隹,后三隹省为一隹。
集的本义指树上聚集了许多鸟,《字林》云:“群鸟驻木上。”如《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引申泛指会聚、汇合。也指人群集中定期交易的市场,如集市、集镇。
集也指成、就,如《书·武成》:“大统未集。”意即大业未就。又如《诗·小雅》:“我行旣集。”
集也指杂,如《孟子》:“是集义所生者。”多种单篇作品汇合在一起的书册也称为“集”。
雌:鸟母也,从此从隹,此字,一说从止从人,会脚踩人之意,乃“跐”之初字。
《说文》中却认为,“此,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匕就是比较、比次,止匕就是停止比较,确定这个了。
此在雌中只表声,隹指鸟,“雌”字本义指母鸟。如《诗·小雅》:谁知乌之雌雄。引申指母性动物。
雌也引申指柔弱。如《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近代汉语多用于通假。通“龇”,张嘴露牙。
雌用作“雌黄”时,指一种矿物质,可用来涂改文字,进而延伸指更改文字,如“信口雌黄”,引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时:形声字,从日寺声,时的古字写作“旹”,从日从之,“日”为太阳,而“之”有行走之义,兼有表音作用。
“日”与“之”结合起来的含义是“太阳运行”。古人计算时间,总是根据太阳在空中运行的位置,或它在地上的投影运行的情况来决定的。古文“旹”可以说是古人测日以记时的见证。
时字后演变为从日从之从又,较甲骨文、金文增一“又”形。最后演变为从日从土从寸,这大概是所谓的“以手持杆立于土上之形”之写照。
由观测太阳运行而测得“四季”,所谓“定四时成岁”,时本义指春、夏、秋、冬四季,也指时令季节。所以“时”字引申而有“四时”之义。如《礼·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古文献中,“时”字的“季节”之义为常见之义。“时”字由“四时”、“季节”之义引申又有“时辰”之义。中国古代以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每一时辰又分为初、正,合为二十四小时。
个人、集体、国家必须抓住当时出现的机遇,才有利于取得成功,故时引申为时机。看准了时机就行动。如王粲《七释》:“不以仕易道,不以身后时。进德修业,与世同理。”
重要活动有时间性,或者必须选择适当的时候,故时用来表示适时,合时宜。如《书·尧典》:“敬授人时。”
时也泛指时间,可以是目前或者过去,还引申指往往、经常,也引申指规定的时间。后引申用作计时单位,古代指时辰,现代指小时。如黄庭坚的《思亲汝州作》:“一日思亲十二时”。
时也指时尚、入时,如“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时也指时常、经常,如:“学而时习之。”
时也有伺的意思,如《论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嗅:通狊jú,原指犬受到惊吓后,抬头张望的样子,这里指鸟受到惊吓后张开翅膀的样子。
全文理解为: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几只野鸡。孔子神色一动,野鸡飞着盘旋了一阵后,又落在了一处。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啊!得其时啊!”子路向孔子拱手致意,野鸡振了几下翅膀后飞走了。
关于本文的解读,历来各家有各言,主要争议在“时哉,时哉”。有的人认为这句话指孔子借鸟的自由自在来感慨自己的生不逢时。子路共之的“之”指鸟。
如唐代陈子昂在他的《昭夷子赵氏碣颂》中引用了该句:“然则大运之所来,时哉时哉!”
也有人认为,孔子在这里是赞美这些鸟能顺应时变,子路听后有所启发,所以他共之的“之”指孔子。
从情理上来分析,子路“共”的应该是孔子,孔子通过鸟的行为来教育子路要懂时、知时,子路为了表示认同,所以“共之”。
《易经》中多次出现“时之用,大矣哉。”或者“时之义,大矣哉”。意为要因时而变,因时而动,要顺应潮流,要与时俱进,要有时代精神。
孔子就是一个“时者”,孟子曾赞誉:“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鲁迅说孔子是一个时髦圣人。
骑兵鼻祖赵武灵王
梁启超曾评价赵武灵王是“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和他的“胡服骑射”密切相关。
清末朝廷无能又自负,不肯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文化和科技,而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却有向野蛮民族胡人学习的精神,不能不让人敬佩。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赵武灵王继位,然而他刚继位便面临着一场重大危机。
自古以来,王位更替都会导致政局不稳,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于是魏、楚、秦、燕、齐五国打着参加赵肃侯葬礼的旗号,各派出一万大军护送使者前往赵国,史称“五国会葬”。
年仅15岁的赵武灵王第一次意识到,强大的国力是多么重要,幸好,各国并不齐心,这才给了赵武灵王可乘之机。
首先,他下令全国戒严,同时赵国开启军队总动员,做出随时准备开战的样子。然后,他当机立断与韩国、宋国结盟。三国形成了一张并不严密的包围网,一旦开战,秦、魏、楚、齐四国便要面对两面、甚至三面受敌的情况。
接着,赵武灵王花费重金,换来越国出兵攻打楚国。楚国和越国本身就有旧仇,因此双方一打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赵武灵王又故技重施,请动了楼烦王出兵攻打燕国和中山国。燕国实力较弱,面对楼烦王的攻势,只能全力以对。
最后,五国只得按照赵国的要求,让护卫的军队都停留在赵国边界,只派使者进入赵国参加赵肃侯的葬礼,一点好处都没占到。
而此事之后,赵武灵王发誓要让赵国强大,首先要增强武力,具体做法则是实行胡服骑射。让赵国人从习俗到生活方式,乃至作战方式全面效仿胡人。
一个先进民族向野蛮民族学习,需要很大的勇气,赵武灵王怕人笑话,后来在大臣肥义的鼓励下,终于下定决心。
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在邯郸城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下令全国人民抛弃长袍宽袖,改着胡服;淘汰战车,改习骑马射箭,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通过“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强大军队,此后国势大盛,成为战国后期唯一可与秦抗衡的强国。
“胡服骑射”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标志着汉族历史上第一支独立的、庞大的骑兵部队的诞生。这是继步卒勃兴取代车兵甲士的传统地位后,春秋战国军事史上第二件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事件。
由于轻装骑兵速度迅捷、运动灵活、攻击性强,特别适宜于在内地平原和北方草原地区作战。延至后世,骑兵更成为封建国家的重要兵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