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脾气暴躁的“小逆子”?
家有一提起学习就拖拖拉拉的“学渣”?
家有调皮捣蛋样样不缺的“熊宝宝”?
送上一本书,来个彻底解脱吧!
无规矩,不成方圆。
给孩子定规矩,是家长对于孩子管理的必要手段。但是规矩定了却无法推行下去,成了家长们共同的烦恼。作者以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给出了九条接地气的应用法则,来提升规矩的有效性。
而作为家长的你,一定会喜欢这种理论结合实践、条条框框一清二楚的章节划分,让你在照顾和管理“神兽”之余,利用剩余捉襟见肘的时间和精力,依旧能快速掌握这些使用的原则和技巧。而书中大量接地气的实例和补充说明,更让你快速上手,从此,你家的“神兽”恐怕无“江”可翻,无“海”可倒。
作者简介
乔治.M.卡帕卡(George M. Kapalka),知名育儿专家,职业临床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会员,美国新泽西州布里克市“行为矫正中心”主任,蒙茅斯大学心理咨询专业副教授。
《这样和孩子定规矩 孩子最不会抵触》
天下的孩子都一样,天下的父母都劳心。
写个作业,怎么总是磨磨蹭蹭的?
说了几百遍,为啥就是不改?
一、你教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呢?
作者认为:
“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并为孩子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不光指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及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指父母给孩子提供自由的成长空间,给予关爱、理解与尊重。
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大于改造。、
听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孩子们是不同种类的花种子。有的花色是红的,有的花色是蓝的;有的花朵富丽堂皇,有的花朵清丽脱俗;有的花迎春绽放,有的花傲霜挺立。
如果你家的神兽是喇叭花,就算你再喜欢百合,也无法将喇叭花改造为百合。与其羡慕别人家的百合,不如好好珍视自家的喇叭花,尊重它的天性,给它蔓延的空间,或许最后会长成一大片喇叭花海,惊艳四方。这便是尊重个性。
而对于喇叭花,它永远只可能是喇叭花,你绝不会期待它能长成百合。这便是合理的期望。
一个巴掌拍不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并非仅是某一方的问题。所以,对于家长而言,仅仅是尊重个性,和有合理的期望,还不够。
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长,不同的情绪状态,不同的经历影响,不同的家庭氛围,不同的经济状况和人际关系,都会引发孩子的问题行为。
例如,对于人类幼仔而言,从生理上就决定了孩子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是由大脑额叶控制的,而人类在孩子阶段时,甚至在20岁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大脑的额叶都未必发育完全。
客观地认识这些差异和影响,有助于正确看待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得你的努力改善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二、“神兽”改造步骤——九条法则
给家长做好了思想准备工作后,作者给我们总结了九条定规矩的法则。
这九条法则,从和孩子的沟通技巧开始,一步一步,逐渐构建起一个优质的沟通体系。从沟通的准备,沟通的具体动作,沟通的话术,遇到问题的应对,使用的辅助工具,到如何正确实施有效惩罚,制定规则的禁忌,如何提醒孩子遵守约定等等,涉及了九个方面非常具体的沟通冲突情形,并给出了详细到手把手教学的对策。作为一本教子工具书,这样的做法,清晰明了,非常利于阅读和应用。
例如,大多数家长都会给孩子列任务单,但任务单的落实情况不一定都乐观了。所以作者专门写了一个列任务单的章节,并给出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和建议:
开始时布置以天为周期的任务;
开始时的任务要简单,用词要明确对应一个行为;
不要涵括任何与在校表现和家庭作业相关的事情;
不要涵括“不许和弟弟吵架”“不得打你妹妹”等棘手之事。
在执行阶段,也特别提醒家长注意:
给予孩子完成任务的积分要及时;
积分不能赊账;
孩子表示不在乎的时候也不要马上放弃;
可以用积分作为巧妙给予孩子零花钱的方式;
孩子到了青春期需要适当调整规则。
所有九个章节的内容中,第一条到第六条,是关于和孩子的建立优质的沟通体系的步骤,一环扣一环,家长每一两周只需要尝试一条法则,来给予自己和孩子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因为其章节内容顺序是精心设置的,所以不要打乱顺序来使用。
实验证明,书中的每一条法则都能是孩子的问题行为发生率降低25%~65%。如果你综合运用多条法则,那孩子的行为将会有更大的进步。
这本书,详细聚焦到定规矩方方面面的细节拿捏,给出了大量极具实用性的建议。无论是新手爸妈,还是二胎三胎的家庭,都值得细细品读,付诸实践。
祝愿大家都能和家里的“小神兽”和睦相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