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吻尘
春、夏、秋、冬是岁月的轮回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轮回
秋风袭来,寒意满怀,让人禁不住轻叹,又是一个季节的轮回岁月。季节,像一场又一场别离,匆匆又匆匆。回望曾经的誓言,犹如在空中轻舞的残叶,随风飘扬,陨落。最后化作红尘中一粒无人知晓的尘埃。
落叶的一生平凡而短暂,承受着春、夏、秋、冬、的洗礼。春的温和,夏的热烈,秋的凉爽,冬的寒冷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一处处痕迹,在他们落向泥土时,仍以留恋的目光扫向这个令他们深深依恋的世界。而来年它们又以蓬勃的生命力来面对整个世界。
生命的轮回犹如一片树叶的凋零。
呱呱坠地时犹如叶儿刚刚吐露新芽;正值壮年时犹如叶儿枝叶繁茂;年老体衰时犹如叶儿的干瘪枯黄;生命逝去时犹如叶儿凋零飞落。每一次生命的轮回都是一个花开花落的过程,花开的时候尽情的绽放,花谢的时候才会有一地的缤纷,才会有了无憾的青春。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我无数次问过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身上衣,口中食的奔波;为了瞻养老人的一份义务;为了抚育孩子的一份责任;为了体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追求物质生活的需求再到精神生活的升华……有的人一生永垂不朽,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有的人一生遗臭万年。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生命所赋予的一切,还是用消极的态度堕落虚度一生。
年轻时不俱死亡,是感觉死亡离我们还很远
有一壮年男子,突然心梗死亡。死后没有去天堂,而是下了地狱。他心有不服,专门去问上帝,我生前做牛做马吃尽劳苦,在父母面前我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在妻那里我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对于孩子的付出我更是倾尽全力……为何你不让我去天堂,而是下了十八层地狱?上帝没及时回答他的问题,而带到他走到窗前,推开天窗可以看世间人生百态,上帝说:“你看,由于你的提前离开,你的父母还在做着苦力维持生计;你的妻子为了养活一对儿女,加班加点工作还受人冷眼,面容憔悴不堪;你的儿女正为学费发愁,准备用辍学来解决……”你的离开,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撕心裂肺般的痛;你的妻子瞬间瓦崩,还要为你父母养老送终;你的儿女肝肠寸断的哭泣,让他们成了没有爸爸的孩子。你的离开让他们受尽痛苦和折磨,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壮年男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是啊,爱家人首先更要爱自己。只有自己身体好了,才有精力和能力给家人最好的爱。
壮年男子以为自己年轻,就任意挥霍健康。应酬、熬夜、大吃、大喝,生活不规律,饮食凭喜好,久而久之毫无征兆的心梗带走了他。
面对养生我们很高傲,面对医生我们却很卑微
汶川地震的痛还没过去,茂县泥石流又来凑热闹,千疮百孔的四川人在雄起。在灾难面前,生命脆弱得不堪一击。我们感慨,活着真好,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
一双皮鞋都需要不定时上油保养;一辆汽车达到规定的行程数也换机油,清洗滤网;现代社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各种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色素、添加剂无处不在的今天,加之工作的压力,升职加薪的困惑像一把精神枷锁,亚健康人群无处不在。
对于养生我们总是嗤之以鼻,总认为没必要,对于给我们讲解养生的人,总认为是要赚我们的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来如山倒,祛病如抽丝,当大病,重病来袭,躺在手术台上,任外科医生切肉拿瘤,失去了所有的尊严。此时才得知养生的可贵,已属亡羊补劳,悔之晚矣。养生得先养心,心态平衡,关键,心胸宽广才能心旷神怡。
老人怕“死”是本能
对很多老年人来说,“死”或与“死”相关的各种字眼,似乎成了他们最大的忌讳,而且,好像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越大越害怕死亡。于是,想尽办法远离疾病,也成了中老年人迫切追求的事。惧怕死亡是种本能 ,从人类的进化来说,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惧,这并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人死了,感知觉活动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没有人知道死亡以后是怎么样的。对死亡的未知,也是人们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对老年人来说,死亡比年轻人要近的多,因此对于一无所知的“另一个世界”的恐惧,自然也比年轻人要多一些。
孤独比死亡更可怕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到老年,死亡的几率开始上升。也许自己还算健康,但当每次同学聚会,去公司参加庆典,与周围同伴聊天时,发现自己当年的同学、同事、老伙伴相继过世,难免不胜唏嘘。人也许可以不怕死,但是对于孤单和寂寞,没有人会喜欢。同样,从自己的角度来说,死亡意味着和伴侣、子女的诀别,如果家庭关系和睦,对彼此都念念不舍的,自然也会害怕死亡将他们分隔。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死亡带来的孤寂感,也是让人害怕死亡的原因。知道了恐惧死亡的原因,自然也就能找到应对的办法。如果您已经进入老年,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兴衰的历程,人生亦不例外。因衰老而死亡是一种“善终”,是最自然的方式,也是人生完整的最后一环。其次,死亡之后,感知觉自然就会终止,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也不再会延续,最后,死亡虽然会把我们和至亲分开,会让他们悲伤,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越是能够做到安详和坦然面对死亡,越能减少他们的担心,减轻他们的痛苦。
百善孝为先,子欲养而亲不待
家里有老人的,子女又能做些什么呢?人是社会的动物,害怕孤孤单单一个人。因此,作为子女,平时抽出时间来多看看老人,甚至哪怕多打几个电话,都会减少他们的孤寂感,进而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说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除了精神上的关怀之外,在物质上也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帮助,让老人的生活衣食无忧应该是最起码的。此外,也要定期安排老人参加体检,以便身体有了问题及时治疗。
老人需要的精神呵护重于物质需求,陪伴是最好的爱
空巢老人,以灯为伴,落漠孤寂,疾病缠身,勉强自理。很久未见,原早已猝死家中,待发现时已蛆布全身……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愿意以这种方式来谢幕,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多么无奈,不舍,还未见到子女来送最后一程,黄泉路上得多寂寞。
老人还健在的,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借口,什么都可以等,唯独孝顺不能等。老人需要更多的是陪伴,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对生命的思考
生命如此顽强,霍金面对无情的病魔的威胁,硬是坚强的活下来,为全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
张海迪,一个曾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名字。30多年前医生断言:她活不过27岁。可如今,62岁的张海迪美得像一幅层次丰富的油画。
而有时候生命犹如玻璃心,稍纵即碎,生死一线间。我并不想说什么大道理,我只是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要把遗憾留给明天,充实的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