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樊登读书之《关键对话》
I:这里给我最大的启发是通过关注自己的目的来控制情绪。往往我们跟孩子谈话都有目的性,虽然正面管教倡导我们放下目的去倾听,去沟通,但带着“某些目的”我想也并不矛盾,比如:谈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谈话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明白规则和底线,而不是放任不管等等;而且从情绪控制来说,始终牢记自己的目的能使谈话不偏离轨道,不让情绪牵着鼻子走。
A1: 同樊登举的例子一样,以前跟孩子说着说着就会发火,然后就赌气说你爱咋样就咋样。比如,孩子生气的时候说:我走了,再也不回来了,要是左右哄不好,我会跟着说:好的,你走吧,再见!比如孩子说:我再也不理你了!我也会说:不理就不理,你以为我很想理你吗?凡此种种,自己表现的就像个孩子。又譬如前两天刚发生的,我让孩子把剩下的口算做完,他说老师又没说,又进一步让我给他看老师的短信,我就生气上火说他怀疑妈妈,不尊敬妈妈,这也是情绪失控上纲上线的表现,忘了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已!
A2: 不管发生什么事,在怎样的对话里,都不要忘了我们最初的目的。这个目的有时候比较具体,比如不想让他在感冒的时候吃冰棍,希望他能控制好自己的游戏时间等等;有时候又比较宽泛,比如出来玩就是为了放松,不要因为堵车等一些小插曲影响心情;比如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第一位,要放眼于培养孩子长期的优良品质,而不是眼前的既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