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同事遇到一件尴尬的事,自己出手的材料中,出现了低级错误,里面的几个数字加起来不等于总和,有几个观点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本来这些问题都属于常见问题,但凡从事相关工作的都可能会犯类似错误,尴尬的地方是,这些问题被领导发现了,这就成了大问题,这就涉及个人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问题,乃至涉及个人的成长问题,可想而知同事的心情。
了解同事的情况后,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慰,之后就是与同事一起分析原因,然后是想办法如何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举一反三,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尽量避免出错,尽量提升工作质量。
我们最终达成的共识,没有什么高深的办法,只有六个字:核对,核对,核对!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很冤,我前面吃过亏,自己又是调研又是征求别人意见,又是收集信息,又是查阅资料,辛辛苦苦废了半天劲,满以为可以在领导面前大显身手,满以为可以让领导刮目相看,结果却因为一些细节没处理好,导致功亏一篑,想想都觉得冤。
更关键的是,如果我们尽管也核对了,但由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太注意小节问题那我也认了,事实上我的确是核对了啊,我也的确按照老司机的教导,写完之后暂时放一放,然后再重新拿过来梳理一下思路,防止当时考虑不够全面,我也的确认真读了两遍,但错别字似乎在跟我捉迷藏,总是有漏网之鱼。
那么,既然思想上也重视了,行动上也落实了,为什么还会出现问题呢?我们觉得是核对的方式不太对路,缺乏一个有效的核对思路反思思路。
怎么核对呢?核对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核对信息,看自己收集的信息是否全面有效,是不是从各个层面收集了信息。比如务工子弟入学问题,目前务工人员主要在哪些行业,各行业大概多少人,他们的大概收入怎么样,能够用于子女教育的预算有多少,占家庭收入的多少比例,这些人的年龄结构是怎样的,这些人大多数有几个子女,平均有几个子女,他们的子女有多少涉及入学,这些务工子女男女比例大概什么情况,有多少已经在家乡上了学,需要转学到当地入学,有多少还没有上过幼儿园,等等。只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才可能掌握到更全面的情况,才可能提出合理的建议。
核对思路,纵向看深度,横向看广度。看提出的建议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切实解决问题,是否完全出于公心。还以务工子女入学问题为例,自己提的建议是否确实以务工人员的角度出发,是否确实考虑了他们的实际情况,比如经济上他们能否承担,比如他们是否有足够时间接送子女上下学,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辅导子女的学习,等等。此外,试着自己或者请别人提反例,看提出的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考虑全面,是否还有漏洞。
核对数据,先从外部整体上看,看数据是否能反映问题的实质,数据是否能说明问题,数据能否支撑相关证据。比如涉及人力资源的数据,按照规定,一个单位给了100个编制,但统计的结果是102,就需要检查下统计过程是否有问题,这个结果是否合理。再比如,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统计出来的年人均收入达到5万元,这就需要审视一下这个数据是否符合实际,等等。然后再从内部看细节,看内部逻辑是否严密,有相互关联的数字是否合理,比如几个数加起来是否等于总数,百分率加起来是否等于100%。我常用的方法是把所有涉及到的数据输入到excel,然后再做加减乘除,这样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又可以保留过程,便于今后查阅。
核对错字,很多做文字工作的,最头疼的就是错别字,几千上万字的材料中,一不留神就会出现错字,而一旦出现错字,展现出的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领导会认为,不管写的怎么样,不管思想是否深刻,不论建议是否可行,那是水平问题,如果出现错字,那是态度问题。可是,到底怎么核对呢?我的建议有:一是建立一个常见错字簿,对常见的错字做到经常查看,经常提醒自己,在阅读中重点关注;二是反复阅读,尽可能不要让错字遗漏;三是请别人帮忙查看,也许自己看了几遍没看出来的问题,别人一眼就看见啦。另外还有以前的一位领导讲的方法,就是把文章反过来读,查找错别字更容易,但我没用过这个方法,因为的确太累,效率太低了,而且也不符合习惯。
总之,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大多数都离不开案头的功夫,任何时候都应该谨记,材料完成之后只是万里长征一小步,后续还要多次修改完善,然后就是更重要的核对,这是确保材料思路完整的必经之路,这是确保材料不出现低级错误的必经之路,这是展现一个人水平和工作态度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