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植物园樱桃沟拍摄的。几百年的树树根有是裸露在外边儿的,并且有一个洞,用创手法拍成。后面还会专门讲这张图片的拍摄方法。
香山植物园拍的夕阳西下的时候,有一个湖面上铺满了夕阳照射在小草上的闪着金光的水颗粒,第一曝先拍了一棵古树,第二曝把它拍到了“金色的池塘”里,这个特别像漆画。
树的年轮。
中山公园拍的古树年轮。
印度拍摄的,在印度的原始森林里,古树旁有一个穿着印度服饰的妇女在打坐,旁边放了一些吃的和水,只有在印度好像翻开了一本千年的古书,在古书里能看到与现实相同的场面。
还是上面这个图片的场景,拍摄都这给了她一个橘子,她把橘子举起,摇手表示感谢,在印度看到了了它还保留许多原始的文化和生活的习性。
印度拍摄的,用的是一实三虚拍摄手法,树下还有三个穿纱丽的妇女。
印度拍摄的,一个苦心僧在树下打坐,拍摄者让一个瑜伽女孩儿站在那儿,拍下了这张照片。
吴哥古树与建筑相结合,融为一体。
古树与创意人像相结合。这幅画拍摄方法在后面会细讲。
错落盘根的树根与建筑融合为一体。
九寨沟拍摄拍摄的。这个古树的树皮很沧桑,很美,从远看,颜色也很难看得到。拍摄方法:先拍树的树皮打底,再在远处用长焦,用一实多虚的方法拍整棵树。画面深沉,凝聚起来了,有质感了。
卧佛寺拍的。三月到四月,卧佛寺白玉兰花盛开,有红墙,构图上是树衬托了白玉兰的美。拍摄方法:第一曝先拍红墙,并且红墙上有局域光,有名有暗,这样就先打了个底儿。第二曝找到古数和白玉兰进行一实多虚的拍摄,画面呈现有虚有实,明暗反差,斜式构图。
西班牙拍的古树。拍成了写意画像,像有雾一样。拍摄方法:第一曝先拍树皮打底,减两档光圈儿。第二曝从远处用长焦调过来用一实多虚拍树,因虚多,画面呈现出朦胧感,有写意的感觉。
瑞士拍摄的。拍摄方法同上图。
日本小樽拍摄的樱花树。日本的樱花与中国的是不同的,日本的樱花多种在寺庙,有上百年的古樱树,种在寺庙里的樱树与寺庙融合为一体了,是有宗教语言的,是有禅意的。拍摄方法:第一曝先拍树皮,打底。第二曝,换广角镜头,趴在地上,仰视拍樱花树。这个照片就两次曝光拍成。图中阳光还从树叶缝中射进,图片上白色的是树皮的纹路,很抽象。
印度拍摄的英雄树。把这个树拍到了上千年的古城墙里。第一次曝光是拍古城墙打底,第二次曝光拍树,这个时候感觉城墙的质感还差一些,所以又拍了一次墙,所以这张图片前后拍了两次墙来打底。拍出来的感觉是樱花不像在绽放,像凝固了一样,就像历史被凝固了一样。
印度拍摄的寺庙的菩提树,第一曝拍寺庙的古老的石头;第二曝再拍树。这样它的沧桑,它的历史,斑驳纹路呈现出来了。拍树要追溯本源,就是它的环境,它周边建筑、残留的都是东西,都是拍摄元素。
印度拍摄的6世纪被烧毁了的佛学院。正好这时走来几个穿纱丽的印度女孩。拍摄方法:第一曝先拍暗部侧逆光的古城墙;第二曝拍古树和一半亮一半暗的古城墙,人就进入墙里了,拍出来像蜡笔画或者彩色铅笔画,很有质感,仿佛回到了原来。
九寨沟拍摄的。左上角是雪山,实际上这个角度是看不到雪山的。拍摄方法:第一次曝光拍树,第二次曝光拍雪山和水面上的金色的光。
香山樱桃沟拍的。仿佛讲过去的故事,古树根上有一个洞洞里几乎是黑的。拍摄方法:第一次曝光,先竖构图,拍洞,同时也拍了一点古树;第二次曝光,在远处拍的一个古亭子,把亭子放在那个洞里。
卧佛寺拍的。玉兰花前有一棵树,远处也有树,找了三个点,用间隔性一实三虚法拍摄,神奇的是,玉兰花离前树有十米远左右,通过间隔性一实三虚的拍摄方法,居然后面的玉兰花像从前面的树杈缝里冒出来了,原因是:一曝是前面的树干实的,后面都是虚的,二曝,玉兰花是实的,前后树干是虚的,而形成的。这是长焦镜头和间隔性一实三虚法达到的特殊效果。打底用的颜色是古建筑上的颜色,全部调需虚拍出来的。
水上的树干拍到水里了。
梨树,用间隔性一实三虚法拍的,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拍摄方法在前面讲间隔性一实三虚时已讲过。
递接法拍摄。把古老的树很巧妙的与人结合在了一起。连理树经历过故宫600年风雨,故宫里发生的事连理树都看见了,也什么都知道,但我们不知道,通过这棵见证了一切的古树,重新让我们找到了这里的故事。
坝上拍摄的。人和白桦林的结合。
坝上拍摄的滚滚红尘。
坝上拍摄的。白桦林里都是马,如何把他们相结合起来。
马的身体上都是白桦林,拍摄方法:先拍马和人的剪影,留点灰度;再用一实多虚拍白桦林,拍到马的身剪影里。
斑马的肖像拍到秋天的树林里,挡住一只眼睛更有艺术性。
把你的感情赋予马的身体上呈现出来。
把拍的两个亲密无间的马,又拍到坝上的丛林里。
把马拍到了云彩里,拍摄时,地面暗了,马不明显,并多减一点曝光;拍云时也得减点曝光。
剪影法拍摄的。先拍骆驼的剪影,再把主人拍到骆驼身上。这幅图片的拍摄理念:印度骆驼节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拍摄者基本上都是欧洲摄影家。骆驼的主人和骆驼的关系让人特别的感动,骆驼被卖后会流泪,买主牵它走时,骆驼居然跪在地上冲着它的主人鸣叫,这个场景让你按不下快门儿,太感人了。于是就想创意一幅这样的场景的相片,站起来的这个骆驼正好是要被主人卖掉的,我先拍到他的剪影,然后,看见骆驼的主人正与他的朋友在聊天儿,就把他们拍到了骆驼的剪影里了。后来骆驼被另一人牵走了,走了几步,骆驼跪着冲着主人鸣叫,反复几次,一个小时以后,这个骆驼又跑回了原来主人那里去。我感觉印度人与骆驼的关系是自然的关系,在生命上是平等的。
牛是印度的神,站在高处,看见牛的背景是水,颜色很深,马上拍到了牛回头的剪影。选这牛拍摄,是因牛两个眼睛之间有一道白色的花纹,这让相片颜色就跳出来了;然后把相机倒过来拍了水面建筑的倒影,因相机倒过来拍的建筑,所以在牛的身上成了正影,就两次曝光完成。(倒过相机拍得试一下,目前想像不出来)
缅甸的牛,当时太阳快要落下去了,正好那一瞬间有一道非常强烈的光照在牛的半边脸上,反差很大,就把牛棚上灰色的叶子曝在了牛的身上,因牛只有半个脸是亮的,其他部分都是黑的,一减曝光,黑的部分就被灰叶子覆盖了,只露出牛的半边脸,很有装饰感。
撒哈拉大沙漠拍的。侧逆光人像有轮廓,然后将远处沙丘的一角(底下是黑的)正好有骆驼队,这人的帽子是扇形的,巧妙的把骆驼队镶嵌上去了,好像是在讲述三毛的故事。
摩洛哥,非洲洞。把非洲洞拍到非洲人的头部,很有意思,先拍侧逆光人像,再把非洲洞拍到人像的头发上,很特别,像活体雕塑。模特又正好是非洲人,很有意思。
土耳其特有的山体与人巧妙的组合,像活体雕塑,通过人来看大自然景观。
吴哥窟拍摄的。拍摄方法:一曝先拍女孩儿的剪影;二曝再拍人和树。
故宫的树,故宫的一角和雪相融合。
颐和园佛香阁水里的倒影于水和树的融合。
故宫金水桥,雪和人文景观的结合。
颐和园自然冰块儿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颐和园17孔桥。鸟、太阳与狮子头人文景观的融合。
胡同。自然景观是大树,用一实多虚拍出来的,再把胡同拍进树里,好像把已经拆了的老北京找回来了。
第一曝拍昆明湖里一个大浪;第二曝拍远处西堤的远景,开满了桃花,还有亭子,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人与建筑自然景色的融合是自己巧妙的设计。也符合当地的特色。
太阳、西堤、人融合在一起,太阳像油笔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