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写他在当小沙弥的时候,法师送了一本宝华山独体禅师撰写的《毗尼日用切要》,不仅要求日日诵读,还要求背诵下来。这本书并不厚,语句也很简练,是帮助刚入寺院的弟子保持正念的一本书。
“睡眠始寐,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以手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全书不到四十页,都是以类似简明的表述来开示如何在日常作息中安住当下。不论你是起床、盥洗、吃饭、喝茶、打扫、做饭、念经、行走,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在禅师的书里找到对应的偈语,可以如法地照着去做,处处提点,时时切记。
以前,我读过一篇普渡发愿的经文,并不是典教原文,而是经过翻译、修改和简化后,便于普罗大众阅读和理解的词句。相似的地方是,同样是贯穿在日常所有的起行动止中,每做一件事,也可以找到对应的发愿指南。比如:
“在清洗中,把所有众生的烦恼、恶业、疾病都清洗干净,心得清净自在,尽皆离苦得乐,种下成佛的因缘。”
“这菜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济六道贫,等施无差别。”
这样的意思是,鼓励你在日常生活做每一件事情时都能想到利他,想到众生,你的清扫不仅仅为了自己家里的窗明几净,更可以借助当下的一扫一帚,清理众人的顽疾和障碍。这是一种发愿,佛教的世界观里,并没有完全独立的某个个体,不仅人类自身,和动物植物哪怕是无机物也是一体,所以在经文中总能看到“当愿众生”这样的宏愿,一己之心推及众生。
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想,这样做,佛法的目的反而真的变成只求自身圆满。事实上,保持正念却是很难,“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常常觉得魔并不有心情有精力瞄准每一个人,他的对手是佛,是每一个有意愿有毅力有胆识成佛的人。忘记是在哪里读过的讲解《西游记》,为什么要把路程设置为十万八千里,作者说不是这样的,佛的考验从来不是路途,而是障碍,与佛的距离看起来远在天边,但也许是近在咫尺,无法跨越的是障碍,是魔。
不妨试一下,每当你发出一个小,小的心愿,立即会感到一个更强大的阻力,无情地横在面前,让你瞬间反弹回来。越南民谚说:“最难莫过于在家修道,其次是在人群中,再次是在寺庙里。”这样的难度可能是在家最没有强迫性,心存逃避和退路,可以轻而易举地放纵自己,也有更多的理由和借口。
看过庆山采访的桑济嘉措,他12岁时自己决定出家,自此开始在寺院生活。“烧火、做饭、打扫、修理草坪、供佛堂、念经、上课、照顾老僧人……”寺院并不真空,并不一了百了,并不是一个供人逃避烦恼和杂事的清净之地,而是几乎跟世俗生活比肩齐行。劳作一项不少,还没有在家的便利和现代,条件只会更艰苦。至于读经背经,相比而言,我们学校的课本又怎么可以同日而语。至于受到的心灵魔扰,更是艰辛,比如年轻的僧人如何抵制对异性的向往,桑济嘉措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忍受。
很多僧人慢慢受不了这份辛苦,过不了修行的叛逆期,会离开寺院还俗,我常常想重新回到红尘生活的人们,当会深深地大大地呼吸一下这里的地气。以前在藏地流传一个民俗,家里两个儿子就会送一个去寺院,现在已经没有了。恰恰相反,家里甚至会对孩子说,不听话会把你送去寺院。在寺院修道尚且如此,遑论在家,需要多么大的决心。
我们上学读书,学校和老师会有无数的学生,一届一届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而在佛教的上师那里,并没有那么多的弟子,桑济嘉措说道可能等他们老了,连供奉和照顾的小弟子也不会有了,现在很多老僧人已然如是。即便如此,上师仍然不奢求足够数量的弟子,终其一生也许仅有一个,有一个具有大决心能够承其衣钵的当是足够,唯其稀有,故而珍贵。
但是,佛法也不会拒绝任何人,“任何戒律都是为了在现在和以后不伤害自己和他人”。无论何种因缘,知道些许微末,都能带来片刻清明。一行禅师被称为“入世佛教”,他的话语没有强迫性,也没有说教性,简易明了,便于操作,这是一行禅师在全世界都能被广泛接受的因由所在。
一行禅师鼓励大家都要养成正念的习性。保持正念,可以从现在做起,比如睁眼的时刻;保持正念,可以从最小的事情开始,比如呼吸。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始于一个意愿,终于自己决心。
究竟如何修习正念?一行禅师的答案是:“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这就是正念。”
当愿众生,借得正念,重修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