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陷入有时觉得自己能量满满想要好好奋斗一番,有时有觉得提不起精神什么都不想做特别颓丧的循环中,你说我这是不是精神分裂啊?需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有位小朋友在微信后台这么问我,详细的描述了自己的“病症”:
我每年会给自己制定详细的年度,季度和月度计划,做计划的时候特别斗志满满,觉得好像自己能够撬动一个地球,可是还没几天又觉得特别没趣颓废,压根提不起精神按照计划上面的来做,荒废几天之后深深后悔浪费了时间,然后又会想办法给自己打点鸡血重新振作,就这么循环往复无数次,现在一事无成,而且一点也不开心。
(对话经用户许可发布,原文有删改)
我用松浦弥太郎的话打趣她,“不要在筋疲力尽的时候反省自己,疲劳时候的反省是郁闷设下的陷阱,这种时候应该立刻休息。”
小朋友很快回过来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听上去很有道理,可要是这样的话我一个星期至少有三天都得躺着了...”
为什么我的斗志像是过山车?这种一天打鸡血一天然并卵的状态是不是一种精神分裂?
做为资深过山车乘客,我曾经在这种状态下度过了整个大学时光,三年的工作期,步入现在依然如此,并且将长期持续下去的状态。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没有其他伴随症状出现,那一定不是分裂,充其量是一种病,学名叫懒。
在下药之前,要先弄清楚病因才能对症。而类似“过山车”般的心理起伏并不罕见,常见的几种成因如下:
1. 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不安
你很努力,你早出晚归,你悬梁刺股,你囊萤映雪,然后呢?
你的未来会比别人好一点吗?或者,会比你现在的自己好一点吗?
甚至于你不能断言,你为了背单词而放弃的某企业组织的志愿活动,会不会让你与一直心仪已久的工作失之交臂,你为了减肥每天咬紧牙关跑完了8公里,到底能不能带走肩背上的一块处肥肉,为了升职而起早贪黑的加班三个月,对你走向更高的职位到底有没有帮助。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简单易懂的实验,大意是在两架飞机同时晚点的时候,一个候机厅只宣布飞机晚点,并没有确定的起飞时间和晚点原因,而另外一间候机厅则说明由于遇到雷暴,飞机将于2小时15分之后起飞。通过观察,被告知明确原因和起飞时间的乘客的行为和情绪,远远要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飞”的乘客稳定的多。
不确定性,一向都是人类情绪和毅力的不二杀手,对未知的恐惧甚至可以说是驱使人类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想要弄清楚,想要确定抓得住。
想要知道自己等待的尽头到底是什么,想要确认这样的付出是不是值得。
正是因为“未知”带来的不安,大多数的人在计算付出与得到的平衡时都会失去焦点,从而陷入一种不知如何用力的茫然和“好像并没有什么用”的怪圈。
今天觉得信心满满可以改变世界,坚持几天之后感觉不到明显的起色,逐渐生出懈怠,倾向于相信“然并卵”,陷入心灰意冷的深渊之后,又会打起精神去相信奋斗的意义,然后循环往复。
出现这样现象的人并非毅力不足。
如果他们可以得到保证:“当你连着每天背100个单词,200天以后的考试你将提高15分。”或者“只要你坚持到2018年三月,就能升职成为部门老大”,或“连着跑步210天,你的体脂含量一定会降低2个点。”。
即便上述声称的时间可能比现实中实现的时间长出很多,他所表现出斗志的起伏曲线都要比那些“我不知道奋斗的尽头是什么”的人明显和缓。
确定性会给人一种安全感,可糟糕的却是,并没有任何人可以得到一个被期许的未来。
对于这种对于确定性的诉求,心理学上尚未出炉什么新鲜有效的对策。
唯一可以缓解这种症状的招式,就叫“不要想太多”。
做好当下事,看好眼前人,可以适时对目标做出调整,但是永远别试图去弄明白,这个目标终将通往何方。
画了一半的脸最美,唱片机永远放着第二乐章。
去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
人因为未知而生出恐惧,生活却会因为未知而多出美丽,不能战胜未知的话,那就不妨去享受它。
正如《穷爸爸,富爸爸》里面说的那句:
生活总会推着你转,一些人在生活推着他转的同时抓住生活赐予的每个机会,而另一些人则会非常生气的与生活抗争。
2. 潜意识中对自己目标的不认可
回到引子中小朋友问我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就可以坚持下去?难道他们可以逃脱对未知恐惧的怪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可是为什么很多成功大佬,比如俞敏洪任正非马云等等等等,就好像可以逃脱这种情绪和心理上的循环往复?
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在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你没有。
这时你会说,是“我”想要考出一个好成绩,想要变瘦,想要升职,并不是别人想要,所以,我也在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啊。
这个时候,就需要请冰山理论出场来解释:
举个例子,
你的行为“跑步”。
动机源于社会的普遍认同“女生苗条更美丽”,这是上图中“行动”对“期待”和“渴望”的响应,因为你希望变得更美,被更多人喜爱,所以你的观点是:无论多累我都想要坚持跑下去。
(请记得在这里你的动机是“社会普遍觉得...”而不是“我觉得...”)
你的“自我”说,“其实胖女生也是很美的,只要性格讨巧有才华,不一定就没有苗条的女孩受欢迎。”,这其实才是最深处的潜意识。
大多数时候当你用理智压制它,它会显示出暂且服从理智的样子去行动,可是在很多个你没有意识到的瞬间,都是潜意识在偷偷同化你身体里的每一个想要奋斗的细胞,它一遍一遍小声嘟囔着“真的没有什么用,真的一点都不重要。”直到达成自己的目的让你放弃。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奋斗起来会觉得“尤其累”,除过身体上的劳顿,理智和潜意识的互相博弈会消耗走一个人更多的能量。
反过来看成功的大佬,他们的“自我”说,我要成功,我要有钱有地位,有次滋生出“被社会认可和尊重”的期待与渴望,表现出“即使辛苦也要坚持下去”的观点,和百折不挠的行动。
这虽然不是一份可以用来复制成功的模版,却是大多数成功人士所表达出来的自我一致性。
可以看出“自我”的意识会生出多么不同的结果。
如果某一件事是你真正“自己”想要做,而不是父母,朋友,老板,师长,社会觉得“你应该去做”,所衍生的良性行为导向就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在设定目标之前先去考虑,这件事是“我想做”还是“别人希望我去做”,不要太过注重抑制潜意识的活动,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也很容易逼疯自己。
遵从潜意识的召唤,确定自己真正愿意付出努力去追求的目标。要比盲目的跟风投入某一个目标来的更加有效。
埋在那么深处的潜意识,有时候却比你“认为自己知道”的理智要明白更多。
3. 用力过猛,输给了与欲望的博弈
“我今天居然浪费时间看了三集太子妃,真的是太罪过了,我怎么能这么颓废,我应该去读书背单词才对...”
“我加班到十一点,还有三张PPT没做完,居然忍不住逛了淘宝,简直是没救了。”
类似的话听起来,有没有觉得很耳熟?
当你一心强迫自己专注于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手机好像总是偷偷的跳进你手里打开,电脑好像也参合一脚开始自动播放视频来诱惑你,然后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回头一看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又后悔又自责的马上投入到新一轮的奋斗,然后循环往复。
“战胜自己的欲望,做心灵的主人”,听上去是一句非常有气魄的宣言。可是开什么玩笑。残忍的现实往往是我们一不留神就被欲望不知不觉中爬到了头顶根本没有办法时时刻刻用理智去控制欲望(得道高僧请绕行)
欲望来自于冰山中的“自我”,而理智源自于“观点”,它们的道行就像是张无忌PK岳不群,功力相差着十几个郭靖。
很少有人能够战胜欲望,与它握手言和就已经是最好的出路。
强行压制欲望的结果往往是一场零和博弈,专注的时候心有不甘,放松的时候不能尽兴。你筋疲力尽,它满腹不满。
就像对付一只黏人而又傲娇的小猫,只要它的要求并不出格,就陪它玩,答应它小小的要求,同时逐步培养它的习惯“早上七点到九点不能来打扰我,十点再来”,“我只能陪你玩十分钟,每一个小时陪你玩一次。”或者“让我专心的做完这件事,我就买一单零食奖励你。”
不要去强迫它,静静等待着它带来的情绪波动慢慢消失,因为你知道这不算是妥协,不算是让步,而是你跟自己的欲望达成的共识。
也用不着去恼恨自己的欲望,或者为之感到羞耻。
有时候甚至需要感谢它,让你过的不那么辛苦,不那么悲惨和无聊。是它让你在奋斗的血泪中还能尝到一些甜蜜的快感,也是它帮你不断安抚着潜意识,让你每天清晨能够满血复活。
很多“过山车”现象的出现,其实就是当理智和欲望斗争到精疲力尽的时候给大脑发出的信号,“你再不让我休息我就要崩溃了”,然后衍生出一系列怠工情绪的出现。
所以,不管用什么节奏奋斗,照顾好自己的欲望,设定合理的节奏劳逸结合,虽然一开始不能够走的太快,但却更可能走的长远。
(我会告诉你们我每强迫自己更完一篇都会去买一单零食么...)
以上,就是“过山车”状态的常见成因及分析,经历过这个状态,或是正在经历这个状态的小伙伴不需要不用惊恐担心,仅仅有这种情况的话,那么你没有分裂,确定成因之后对症下药就好。
退一万步说,过山车的“伏”之后,总还能等得到“起”,总比一蹶不振的状态要好太多。
最关键的是,请不要滥用自己的斗志,在你说“我想...”之前,请认真严肃的问问自己的心---
我声称我想要的,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我是不是愿意为了最坏的结局去做最好的努力?
确定真心想要的目标去为之奋斗,这远比随便跟在什么人身后就轻言开始,要更重要和困难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