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得到,有三个案例让自己印象特别深刻,都是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小行动,而不是在认知层面不停的反思和剖析,得以扭转和戒除。
1.紫色手环戒掉爱抱怨的习惯:
美国的一个牧师,叫威尔·鲍温,他发起一个不抱怨运动。现代人不是经常抱怨发牢骚吗?这个牧师就想了个办法,给你戴一个紫色的手环。假如察觉到自己在抱怨,就把这个手环摘下来,戴到另一只手上。什么时候你能坚持21天不换手,那就说明你已经养成了不抱怨的习惯。你看,是不是用小行动解决了大问题?这位鲍温牧师后来还出了本书,就叫《不抱怨的世界》。而且这本书还有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数据,在世界500强企业的图书采购排行榜上,这本书一直是第一名。没错,比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要高。
2.改变问题常态扭转自杀倾向
《微行动》作者奥汉隆,年轻的时候不是想过自杀吗?当时的状态是,回家就想死,出门也想死,总之,在他的生活圈里,看到什么都想死。他当时跟一群嬉皮士朋友混在一起。他还征求过这些朋友的意见,结果这帮人居然还挺赞同,觉得死了也挺好。但就当奥汉隆马上准备自杀的时候,有一个人劝住了他,而且方法特别简单。这个人就跟奥汉隆说,我有几个姨妈在乡下有个农场,你去那先住着,只要你活着,我就不收你房租。奥汉隆一看,也不吃亏,先去看看再说。结果,因为改变了环境,奥汉隆居然就慢慢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再比如,改变问题出现后的第一个行动。比如,有人总是跟同事处不好关系,而且每天一回家就诉苦。怎么办?按照奥汉隆的观点,你先别分析原因,先把诉苦这个行为戒掉。没准到时候,同事关系就慢慢变好了。
再比如,他的建议还包括,改变问题发生时的穿着、改变发生地点、改变你当天吃的东西,等等。总之,假如你面对一个顽固的问题,可以看看跟这个问题有关的元素,你总归能改变点什么。
3.通过刻意犯错,克服根深蒂固的毛病
比如,著名的精神病医师弗兰克尔,也就是那本《追寻生命的意义》的作者,曾经分析过一个案例。说的是有一所高中,有个学生从小就有个演员梦。但是不巧,这人天生是个结巴,根本没机会上台。但这回,机会突然出现了。学校要排练一出剧目,正好有个角色就是结巴。剧团就找他来演。结果等到他排练,想故意表演结巴的时候,居然不结巴了。而且任凭他怎么努力,就是结巴不起来。后来他也失去了这个角色。
有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结巴是一个潜意识过程。你很难直接控制它。但是,你可以干预它发生的方式,也就是,把它从一个潜意识过程变成一个刻意的过程。这就干扰了它的发生方式。
而奥汉隆认为,这个机制,特别适合用来对付那些顽固的缺点。比如,一上台说话就紧张。那么就索性别想着克服紧张。而是告诉自己,我一定要重现这个紧张的状态,包括嘴上怎么结巴,手怎么抖,脚下怎么来回踱步。没准这么一来,你反倒不紧张了。
《洪堡的礼物》的作者索尔·贝娄,他曾经说,很多人都知道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但是他还是认为,过分审视的人生,只会让你生不如死。假如二选一,他宁愿活着。说白了,就是什么事别过度分析,太劳神,不如赶紧行动。动起来没准就会有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