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流浪半生,归来仍少年
文 / 钱黎洁
前天微博刷过,看到朴树两字就停留了一下,他在《跨界歌王》里和王珞丹合唱的一首《清白之年》,是他的新歌吧?不敢肯定。
若是新歌一定不同凡响,我仔细聆赏。
“故事开始以前,最初的那些春天,阳光洒在杨树上,风吹来,闪银光……”一开场是王珞丹的演绎,可一听就是朴树的真实与质朴。
听着眼前如有清新又明丽的阳光照了过来,还有什么东西在轻轻萌动,袅袅生长,冉冉升起。
朴树果然还是朴树,他没让我失望。
他的音乐依然是像野蛮生长的青草,不惧骄阳,却没有愤世嫉俗的攻击性,像潺潺向前的溪流,遇石柔转,清凉灵动。
这一生,对文字一直非常敏锐,特朴素的文字浏览而过,我会突然涕泪俱下,而也有时华丽丽的文字如走T台般款款而过且拗着各种造型,我除了由衷赞叹外却留不下更多印迹。
曾有一次,我对自己文字敏锐度略有质疑。
我正对某段文字无感,有人让我仔细体会,再仔细体会……我不会作假,亦无需迎合,我确实无感。
虽然人的阅历不同,生命的感动与痛自然亦各有千秋,但在诚恳善意的笑容前,我还是有了怀疑。
这些年,我处女座的苛刻与强迫已磨掉不少,但是内心自知,那次对文字的无感和怀疑还是让我内心纠结许久的,或许人和人的频率各不相同,我或许还没达到一定的灵魂层次吧。
但是,此时此刻,《清白之年》中哪怕是这歌最后的一个轻轻地“唉”声,我都恨不得泪下时,我感触到自己对文字的感觉依然如此饱满与汹涌。
灵魂是不会骗人的,那些文字一定是撞击到灵魂了。
音乐如人,《清白之年》,朴树的音乐,一如既往的质朴而绚丽,宁静而热烈。
朴树的每一首词美得像诗一样,不是那种字字珠玑的光泽的美,而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真实与质朴,正如他站在舞台上,无论弹着吉他唱歌,或笑而不语,甚至是几句废话,都让人觉得特真诚。
就像那些年听到《生如夏花》《那些花儿》等,每一句词都如同灵魂深处汩汩流淌出的至真至纯的诉说,里面是梦想、爱与少年的初心。
他的很多歌都被很多人单曲循环过,我的某些年月里也是,还有一次他的《生如夏花》被我在一次大型迎春酒会上单曲循环过。
单曲循环着朴树的年月里,感觉生命正摆脱着黑夜的束缚,自己能清晰地听到内心的挣扎和渴望的风声。
那些生命里轻轻呼啸着的风啊,穿过黄灿灿的麦田,穿过黑压压的森林,穿过漫长年月的隧道,吹干了久远岁月里哀而不伤的泪痕……
朴树的背景非比寻常。父母都是北大教授,他首都大学英语系的学业后来中途放弃了开始创作音乐,十多年只出过两张专辑,首首经典,获奖无数,后来隐匿多年。
今年终于要出第三张专辑《猎户星座》了,《清白之年》是主打歌。
难得一次接受访谈,朴树坦言自己很穷,房子是租的,但他觉得无所谓,他不觉得钱有多重要。
所以,他一直坚持做自己,不参加商演,拒绝参加娱乐节目,他还是静静写他的音乐,唱他的歌。
人最高级别的自在,是忠于自己。
那天向一个朋友推荐了《清白之年》,她跟我分享了一个跟这歌有关的故事。
有人高中时候喜欢一个女孩子,可女孩不喜欢他。于是他从西安追到浙江,又从浙江追到美国,女孩子最后还是嫁了别人。
他特别喜欢朴树,喜欢这首歌,喜欢那句“此生多勉强,此身越重洋,轻描时光漫长低唱语焉不详。”他一朋友爱好篆刻,也深受感染,于是花了些时间在刻刀与石头之间,刻了个“越重洋”的章准备送给他。
等这个章刻好时,背景音乐依然循环着《清白之年》,他都有点分不清这章是送给他朋友呢,还是想送给自己了。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越过高山荆棘,臣服着接受人生的际遇,换回来的往往都是铁石心肠。
很多事情没有道理可讲,大家都一样。
十多年时间,当年校园民谣那一拨歌手跨界的跨界,沉寂的沉寂,当年听歌的少年也长大了,只有朴树,还在歌唱青春,只有朴树,流浪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是不是生活太艰难,还是活色生香,我们都遍体鳞伤……”生命中,虽然每一个选择都很任性,但每一个选择都要忠于自己的灵魂。
“大风吹来了,我们随风飘荡,在风尘中熄灭的清澈目光。我想回头望,把故事从头讲,时光迟暮不返人生已不再来……”面对生活,我们所能做的便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想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