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叮,叮,叮……”我知道那是老爸的手机铃声响了,每每听到,心情自觉坦然,暗自在心里叫到“太好了”。因为我知道接完电话他就会收拾收拾出门工作了,而我又可以自在玩耍,无所负担了。
老爸是船长,依靠出海打渔,在捕鱼期,每每一去,快则两三天,慢则两三个星期见不到。而回来的情况是,他半夜回来,我早已入睡,我早晨上学,他还在睡觉,这样时间交错,虽在一个屋檐下能说上话的机会不多。不知从何时起,我也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因为有老妈、姐姐、弟弟,感觉并没有没差多少,和老爸的关系也越来越陌生。
在休渔期,老爸几乎是天天在家,要是遇上我们放假,他会事无巨细的管着管那,从你叠被子、洗头发到写作业、吃饭。可能习惯了管理船员,他嗓门在家也很大,好好说话都像是在训斥,因为这个我跟姐姐都会生气。老爸在家也会拖地、做饭、干点家务活,老妈会说:“看你爸多好,当初你姥爷就啥也不管”。 “我可不想让人管”这句话到底是没说出来。那时的我,从表面看就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我也习惯假装成一个努力学习好女儿,可能也只是希望得到老爸的认同,外表傲娇,内心软弱。
初中的时候,可能正值青春期,我脾气暴躁,特别爱顶撞别人,尤其老爸,说两句就生气,后来从学校回来就把门一关谁也不让进,有一段时间,脸上长了青春痘,我用手挠,留下了几个疤,老爸偷偷问我姐“她是不是在学校跟人打架了”,我啼笑皆非。中考那年,我考了学校前五名,虽然成绩还可以,但是并没有过择校分,而我坚持想去最好的高中学习,老爸二话没说从银行取了三万块钱,很大一笔钱,如今想来很不值得。意想不到的是,我高考并没有考得很好,只录了一个普通二本,而上普通高中的姐姐也考上一个二本,表面淡定的老爸对我说着“可以了”,眼神中却能看出明显的失望。其实,当初连我都失望,如今渐渐能坦然接受,一切也许都是最好的安排。
二
上了大学,联系更少了,我从不给家长打电话,觉得没必要,从大连到沈阳火车就五个小时,高铁一个半小时,没有行千里求学的那种心境,自然不会思念家乡。两年多来,在微信上有限的联系中,老爸也只会问我两件事,“学车学的怎么样了?”“啥时候考教师资格证?”而我的回答往往都是“没练完”“大三才能考”。三言两语,不了了之。
我不知道别人与父亲的相处之道,但是我很羡慕那些能很牵起爸爸的手、挽着爸爸的胳膊散步的父女,我老爸骨子里作为父亲的威严太重,也有可能是家庭和成长经历所塑造,致使我也感觉与他相距太远。虽然他照顾家庭,承担责任,但从来不会给予子女拥抱,你成绩好,他也会很骄傲的向人炫耀。这是他的表达方式。
我知道,作为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他承担了多大责任,在老妈生病时,忙前忙后,不曾睡觉;在家里要还贷款要交学费时,只能靠着他辛勤劳动所得;在休渔期的时间越来越长,靠海吃海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他又该是多么焦虑着急。固执,坚韧,焦虑,勤俭,又期盼,这些在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上你都能看见。
正如每一个中年男性一样,他也会打着电话吐着脏话,他也会在老家跟人吹牛皮说大话,他有时也会跟着好友出去小酌两杯,他也会拿着新买的手机问你怎么发朋友圈,他也会沉迷在斗地主下象棋这些我们看来无聊的游戏里。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他作为父亲的伟大。
嘴上说着有多不在乎,心里就有多在意,如果是现在听到老爸的手机铃声,我也许只是叹一声,“又要出去了呀”。
就在昨天,老爸在微信上问了我一句“小妮”,因为没有及时看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复了一个“嗯”,然而到现在他也没有回我,我想也许他只是想我了。
没事儿的时候,还是多给家里打打电话吧,毕竟那里才有最爱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