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与己相关的人和事心里都有个预期,这个“预期”事实上起到了指导我们行为的作用。
比如说我打算去买件湘绣小品,去市场前问过懂行的朋友,朋友告知我这种小品的价格一般2000元左右。于是我内心对于这种小品就有了具体的价格预期,我此后的购买行为也必然围绕这个“预期”形成的标准进行。
我后续真正进入市场购买的过程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形:其一是报价大大低于2000元,我必然怀疑报价产品的做工质量等,我或许想贪小便宜但绝不敢买。其二则是报价大大高于2000元,严重超出我的既有“预期”,那么即便我有购买的冲动也会被抑制。
我若不愿意放弃购买计划那么唯一的选择是与不同的店家反复比价以使价格符合我的心里预期从而实现购买,否则我只能拒绝交易。
事实上最终的结果不是我买不到合适价格的产品就是以靠近预期价格成交产品。
可见“预期”其实是人意识层面很神奇又可怕的节点,它在某时某刻被我们种下,我们希望在未来某一天能够有所收获。它的神奇就在于它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好的“预期”是一个强大的引力源具有源源不断的牵引力使得我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勇敢向前。但“预期”同样是可怕的,当我们偏执于“预期”的达成时就会忽视过程中的美好和机遇,因此最终即便我们能够实现“预期”但可能失去更多。而万一“预期”无法实现我们则很可能陷入悲观的情绪中。
由前文的例子可知,为找到符合我心里预期价格的产品我必须奔波于不同的商家反复比价,这是继续行为的动力却是对身体、精神的折磨同时我需要付出较高的时间成本。实质上我支付的成本未必低甚至远远高于预期,只不过我们忽视了我们本身固有的隐性投入。
如果我没有经“权威人士”建立这样的“预期”,或许随意那家店面的产品都能随了我的眼缘而被购买,直到我相关的预期建立前我都可能是喜悦的。但一旦后续我通过懂行的人偶然建立了对此的预期,那么又必然产生“被人当猪宰了”的挫败感。
老话常说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有其中些许内容和意义。当我们把“预期”视为精神的寄托甚至把“预期”达成视为人生的全部意义,那么我们就是用放大镜在全天候关注着“预期”,我们本质上已经本末倒置。
真实的生活不是为了某一天的到来而存在,我们应当将每一天都视为独一无二的人生片段,如果我们不能导演好这些“片段”那么我们就将彻底失去所有。
我曾去上过几次有关企业经营的课程,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内容是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有个意义更为广泛的愿景。这个“愿景”不只是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利益所在而是有关于社会责任和更多人利益的超越个人狭隘思维的事业。我们在投奔并实现这一事业时会因此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产生许多预期外的效应,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美好。
我们因为心正,念好而行端,我们因为“无为而治”而“得势”而取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