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埃伦·兰格写的《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埃伦·兰格是第一位获得哈佛大学终身教职的女性,一生获了很多奖,其中一项是“成人发展与老龄化研究成就奖”。作为一位传奇的社会心理学家和改变美国的伟大女性,她的个人经历已被好莱坞改编成了电影《逆时针》。
通过做了大量的实验,她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深思的观念,当我们把疾病的诊断当成是自己稳定不变的身份来看时,疾病就变得更加难以痊愈了。同样,如果认为自己老了,那么衰老就会加速。
她把一些老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让实验组的老人住在一个封闭的、布置成五十年代的环境里,谈论五十年代发生的事情,而且要求他们用现在式来谈论。结果一周后,这些老人的精神状态明显变得更有活力了。
另一组实验的对象是宾馆的服务员,她发现宾馆服务员每天的活动量很大,但身体状况却并不好。于是,她也将她们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的服务员说:你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性质和人们在健身房所做的运动差不多。而对控制组却什么都不说。四周后,回去做跟踪测量。实验组的被试体重平均减少了大约两斤,身体脂肪率也显著下降,肌肉增加了。而控制组体重和身体脂肪率都增加了。
她通过这些实验,想向我们呈现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也许我们的心理定势会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如果改变刻板的心理定势会有什么不同?比如,对于一个抑郁症患者,我们不把抑郁症当做他的全部标签,而只是他众多身份中的其中一个,于是我们会提议他思考,如果不是每分每秒都在抑郁中,那不抑郁的时候他在做什么?没有陷入抑郁的时候,他还是抑郁症患者吗?他的抑郁和其他人的抑郁有些什么不同呢?当他开始探究自己抑郁的本质时,他就再也无法陷入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状态里了,因为这种投入本身正好和抑郁互不相容。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只把抑郁状态当做他生命状态的其中之一时,他就能借助其他状态去探究抑郁的本质,这种探究本身会使得他在无意识中脱离抑郁。
埃伦试图给我们提供一种不同的视角和可能。世界不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如何看待它,会影响我们的所见。心理学家西尔万·汤姆金斯说:有些人认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