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典的作品能够让我们领略人类的感知、智力,情感的高度和深度,在浮皮潦草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早已经把这些东西忘记了。
前几天有个朋友到我家里来,他在我的书桌上看到一本书,非常诧异。
他说,我以为你只会读技术史、商业史、管理经典之类的书,你怎么还会读这样的书?
我告诉他,这本书我一直摆放在案头,有空时我就拿出来翻几页。书的名字叫《悦心集》。
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这本书,它是一本中国古诗文的集子。
这样的集子我们见过很多,但这本《悦心集》有点不同寻常,它的编者是雍正大帝,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四爷”。
当雍正早年还是四爷的时候,他勤奋苦读,读了很多经典,据说也是单日读经,双日读史。
读经史之余,他也读了很多文学作品。有些诗词作品他非常喜欢,于是随手抄录下来,时间久了,就变成一本集子。
雍正是一个很神奇的人,他执政十三年,据说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
他每天批阅奏折随手写下的文字平均达到八千字,每天八千字,大家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工作量。
最有意思的是,虽然他这么忙碌,但他的精力特别旺盛。据他自己说,他有一个保持自己精力旺盛的秘诀,这秘诀说起来很简单,就是静心。
让自己心静下来,达到一种非常安静的状态,也可以说是禅定。
因此,南怀瑾说他是“禅心天子”。
这一点我自己也有体会,有时候特别累,我就会找一个地方放松。
我会用差不多十五分钟或者半小时,让自己的身体达到一种尽可能的放松。放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能感觉到我的身体有一种自己动起来的感觉,的确很有效果。
不怕大家笑话,这也是跟雍正学的。
后来我发现这本书,就是让自己的心变得喜悦。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很疲惫,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一种喜悦的状态。
那么,当各种各样的念头淤塞在自己心里时,如何让自己的心变得喜悦?
雍正的办法是——
一方面是静坐入定,另一方面,在繁忙的劳作之余,他会去读他摘抄下来的、让他赏心悦目的文字。
他自己是这样说的:“披阅经史之余,旁及百家小集。其有寄兴萧闲,寓怀超脱者,佳章好句,散见简编。
或如皓月当空,或如凉风解暑,或如时花照眼,或如好鸟鸣林,或如泉响空山,或如钟清午夜。”
雍正在读这些诗文的时候,自然会产生一种沉浸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虚拟现实(VR技术)中的“沉浸感”。
这种沉浸感好像能让我们与现实世界隔离,我们的身和心悄悄放松下来。这就是我们中学时都读过的《与朱元思书》中所说的“息心”(让躁动不安的人止息下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这是一种“静极生阳”,即在极度的放松和无念中,身心潜藏的巨大能量突然释放。
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把这本书放在案头,时不时读上一两篇。
前不久我看到《精要主义》的作者格雷戈.麦基翁说,他每天早上在开始工作之前,为了让自己的心完全静下来,会读一篇文学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他觉得自己的内心好像进入一个空气非常充足的草地或者森林,于是他一天的状态都会很好。
我们经常考虑如何提高个人管理效率,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忘了:
那就是当你的身心状态不是那么喜悦的时候,哪怕你非常抓紧时间,你的效率也会非常低。
所以对于每天总在忙碌的人来说,文学不仅是一个消遣,它甚至还是一种个人身心管理的工具。
我曾经跟大家在《冬吴相对论》一期节目里说过,文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它能让我们的感觉非常舒缓,非常细腻,让我们感觉世界的方式不是那么粗糙和简略,而是悄悄地进入一种沉浸状态。”
我们说划火柴的动作,只会说,“某人划了一根火柴”。但张爱玲描写起来,完全就是另外一种方式。
她写道:“黑暗中他划燃了一根火柴,这橙红色的三角小旗缓缓地摇荡在它自己的风里,渐渐地它燃尽了自己的旗杆,归于寂灭。”
这就是文学和我们日常语言最不一样的地方。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一本书的标题叫做《为什么读经典》,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要读经典,而不是天天去读微信上的段子?”
——卡尔维诺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学生在问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读唐诗宋词元曲,那些东西离我们的生活那么遥远,没什么用处。
老师告诉他,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只用六个字、用三个X来表达你所有的感情:
当你看到一个东西很吃惊时,你说我X;
当你看到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时,你说牛X;
当你看到一个很讨厌的人或事时,你说傻X。
靠这六个字你就能把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全部表达出来,说起来好像很管用。
但其实仔细想想,我们语言的贫乏其实也是一种精神的贫乏,贫困到只剩下六个粗鄙的字。
由于我们的精神营养不良,导致我们精神的枯萎和简陋,所以我们需要读经典。
经典的作品能够让我们领略人类的感知、智力,情感的高度和深度,在浮皮潦草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早已经把这些东西忘记了。
而段子只能提供简单的,近似于机械式的刺激——有人编了个笑话,大家呵呵呵一乐就过去了。
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在拯救我们的感觉,拯救我们被日常琐碎的事物磨损的那些非常迟钝非常简陋的感觉。
经过文学不断地滋养和打磨,我们会变得十分敏锐,能够从哪怕十分简单的事情上找到一种深刻的乐趣。
文学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个人精神健康的基本营养品。
如果长期缺乏这方面的滋养,我们在精神上可能会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