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一书的作者是,埃里希·弗罗姆,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哲学家。主要代表作有:《 爱的艺术》、《逃避自由》、《 健全的社会》、《 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逃避自由》一书主要分为七个章节。
此书讨论的主题是:“自由对现代人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他脱离了传统权威,获得了自由和成为“独立的个人”;可是同时他也变的孤立。无权力,为别人达到目的的工具,以及,他与自己及他人都成了陌路人。而且,这种状态伤害了他本人,削弱和威胁了他,使人想要屈服于新的种种枷锁。可是,在另一方面,积极性的自由就是充分的实现个人的潜能,以及使个人有能力可以积极而自发的生活。”
作者从黑暗的中世纪讲起。中世纪时,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人民受到教会的压迫与束缚,失去大部分的自由。然而,在那个时代,没有竞争,每个人,每个家族,生来就被规定从事何种职业,处于哪个阶级。并且一生都无大的变动。教会统领一切,看似人们失去了自由,但却是拥有安全感最多的时代。因为生活的方向和职业已被硬性规定,不会有竞争,也不存在失去饭碗。比如铁匠的儿子只能从事打铁,木匠的儿子也只能做木匠,一个做衣服的就不能再从事贩卖布料等。除了生活,人们的精神也被教会统治,教会以“原罪”说镇压。大众的迷茫与分裂极少,,所以中世纪持续了一千多年也不无道理。
后来马丁·路德迫使教会实行宗教改革。提出“人人都可以自己信奉上帝,解读圣经,而非教会教会至高无上的权力”。“宗教改革运动”大大削弱了教会的权力,给了人们一定的自由。但本书的作者弗罗姆则从对马丁·路德本人研究起。用以说明那些喜欢他观念的社会阶级的心理情况。马丁·路德由一个极为严厉的父亲抚养长大,因为童年时没有享受到爱,也没有安全感。长大后,马丁·路德一方面憎恨权威,反抗权威,另一方面又崇拜权威,有服从权威的倾向。在年少服从于憎恶权威的心理过程中,“他充满一种极端孤独、无权利、软弱的感觉,而同时满身是想要统治的欲望。他受到疑虑的煎熬,同时,他不断的追求某种能给予他安全,和使他解脱疑虑之折磨的事物。他恨他自己,他恨生命,由这种恨,产生了想要被爱的迫切愿望。”以至于后来他以为他对上帝的服从是出于爱或者信仰,但无权利及软弱的感觉充满了他的心灵,“使他与上帝关系的本质,成为一种服从。(正如同,一个人在意识上对另外一个人有被虐待依赖性,而却常常以为这是“爱”)”。
弗罗姆还举出诸多文件证明马丁·路德学说认为“人类没有权利,人只不过是上帝手中无权利的工具。”对路德而言,对上帝无上权力完全的屈服使得他镇压了自身在这个世界上的孤独感与不安的疑虑。现代人也会如此,他们不信神,但为了消除受着孤立的个人本身,会甘愿成为强权手中的工具。
摆脱了中世纪教会的黑暗统治的同时,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
“人解脱了一切使他必须服从精神权威的束缚(关系),但是这种自由也使他处放孤独与焦虑的状态中,使他觉得个人的不重要与无权利。这种个人觉得无关紧要的经验,把一个人的自由而孤独的个人给压垮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人心的影响与宗教改革时期类似。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再受传统的束缚,并且给人更多的外在自由,但同时也“使得个人在社会中感到孤独,无意义和无权利。”因为资本主义让每个人完全的依赖自己,竞争增强,也使得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减少。并且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是为赚钱而生,个人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份子,“就像是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只是一个工具。这种经济制度更加增加了人的无意义,无权利与孤独之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薄使得个人在社会中像是一件货物,“出卖”自己的时间,劳力,一切都被明码标价,财富的多少定义着个人的重要与否。
弗罗姆提出,如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获得安全感呢?首先,必须要有财产。其次是权位及声望。这和当今我们社会大多数人追求安全感的方式一致。但作者也提出:“人类之自由,若从它的积极意义来看,是在获得人性尊严及个人力量。”
不能被好好掌控,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的自由给现代人带来孤独以及不安全感。于是现代人想要逃避自由。在“两种逃避机制”一章里,弗罗姆谈到:
“当一个人失去了原始关联,并因而感到不安时,会立即产生无能为力与孤独之感之双重现象,必须克服这种感觉的方法有二:一个就是靠自己与时间的爱去工作,很真诚的去表现情绪、感觉与智能,他可以无须放弃其个体的独立与完整而再度恢复其本来面目。另外,就只有后退,放弃其自由,并努力克服其与外界隔离而造成的孤独现象。但后者却因个体已与外界分开,很难再与世界合二为一。”
弗罗姆详细阐述了被虐待狂与与虐待者之间的心理缘由。被虐待狂的一般现象是他们有着内在的自卑,无能及无意义的感觉。他们轻视自己,认为自己软弱而想要去依靠除自身以外的任何力量。虐待狂人格则分为三类,分别为:想使得别人依赖自己进而统治他人;只是想要控制他人,进而进一步利用他;第三类则纯粹喜欢看他人为了自己而痛苦,包括精神和肉体。这两种人格特质在爱情中很常见,好像是“TA离不开我,离开了我就过不下去,ta是真的爱我”,而很可能这种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并且两个人都“乐”在其中。因为真正的爱正好和被虐待的爱相反,因为真正的爱的基础是平等和自由。
弗罗姆还就这两种人格特质行为的共同原因给出解释:“即--不论是虐待狂还是被虐待狂都是个体想要从孤独及无权利的情况下获得解脱。因为这些个人内心是虚无的。既然个人不能存在于虚无的意识中,因此也就会感到世界的孤独与敌对性,所以这些人想要屈服于他人。他们对自己的孤独无法忍受,因之也就毫不忌惮的想除掉这个负担而获得安全,这个负担也会是----自己。”
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大多数正常人所采取的逃避现实的办法是完全承袭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换句话说,变的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并且和其他人的期望也一样。这样,个体 与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利的恐惧也消失了。我们是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还是承袭了这个社会给予我们的“期望”即我们应该去追求房子,车子,学历等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很艰难,因为这意味着不再跟着大潮流走,积极的肯定自己,接纳自己。
在最后两个章节里,作者还提到文化,教育带给人心的影响。批判了所谓的“专家”,流行的各种娱乐媒体等。同时,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他指出“自我的丧失”是生活丧失意义,从众,依赖他人与权威的根本原因。
相反的,独立与自由是否意味着孤独与恐惧?弗罗姆指出,有一种积极的状态存在,“人可以是自由而不孤独的,可以具有批判能力而不会充满怀疑,可以独立而仍然是全人类的完整一部分。而获得这种自由的方法,是自我的实现,是发挥自己的个性。”换句话说。“积极性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
所谓的“活动”是指创造性的活动,表现在一个人感情,心智,感官等的经验以及意志方面。并且这种创造性的前提是“个体对自我了如指掌,生命的各个不同角度都能获得完整的自发性活动”。
弗罗姆提出,我们多数人至少在刹那间发现自己的自发行为,也就是我们从心底真正感到喜悦的那刻。比如当我们忽然间捕捉到大地风光美丽时,当我们于思考之际得到一些真理时,当我们领略到一种新鲜的感官愉悦时,或者当我们对另外一个人情不自禁的涌现爱时---在这刹那我们都知道了自发行为是什么样的。
“我们可能发现,如果这些经验不是那么罕有和纯真的话,人类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
如何消除自由带来的孤独?弗罗姆给出了最简练的答案:
“一个人必须肯定自我,而同时又与人类及自然合二为一。藉着人类的自发行为,自由所带来得两个现象---个人之诞生及孤独的痛苦---便化为乌有了”。
读书有一个原因是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和环境,不至于迷失太久。快乐与自由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但如何更好的把握自由,完善自身,脱离孤独、怀疑与迷茫则需要更多的思考与改变。以上罗列与解释只触及到《逃避自由》这本书精华的四分之一,其余更多精彩的片段还需要自己去阅读与体会。
Mobi格式(kindle可用)本书资源:(保存到百度网盘再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fldqtP
密码: 3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