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给需要减肥的朋友最常见的“处方”,大概就是这个:管住嘴!
常见的结果往往是这样的:有些人是直接做不到;有些人可以做一段时间,瘦了一点儿,之后报复性反弹;还有些人做到了,但会直接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电脑是存在BUG的,我们把人脑的潜意识比作一台超级计算机,这台超级计算机也存在着BUG。这些BUG是进化的产物,在人类生存的早期,这些BUG为了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而存在,在当时是有益的,但随着人类的发展,尤其是近现代的快速发展,这些BUG存在的基础不见了,但它们还在忠实的发挥着作用。
人类的大脑,很傻很天真!但是,我们是有能力做出改变的。
BUG:英文单词,本意是臭虫、缺陷、损坏、犯贫、窃听器、小虫等意思。现在人们将在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着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问题统称为bug(漏洞)。
对于电脑来说,发现了BUG,往往可以得到解决,解决的过程中可能又出现新的BUG,也有些BUG没有被发现,一直在默默的发挥着作用。人脑是进化的产物,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都无法修复这些BUG,但是一但我们意识到这些BUG的存在,那么当我们做决策时就可以逐步排除BUG的影响,甚至可以利用这些BUG,做出更好的选择,让我们可以做更优秀的自己。
当我们意识到大脑的BUG时,就是“魔咒”解除的开始。
BUG1:能量快耗光了!
这是我在广东移动时的同事李志辉第一次跑完全程马拉松的经历:
虽然清远马拉松是我的第一个全马,但对跑进5小时还是信心满满的,因为不久前的容桂半程马拉松已经跑进2小时的个人最好成绩,这就是说后半程每公里跑进8分钟就可以,这跟走路相差不远。
比赛的前半程也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跑,把500兔子远远抛在后面。但湿度超过90%并且完全无风的湿闷天气快速地消耗着我的体力,之前只要看到一个目标就能往前冲刺的能力没有了、就算放慢配速也不能保持呼吸节奏、浑身疲惫,这不是“撞墙”吗?
我想起了第一次长距离训练到38公里时的痛苦体验,那次是剩下4公里怎么都跑不动了,也刚好到午饭时间就索性放弃了。可这次才25公里啊,还有17公里怎么熬?一想到这,我感觉浑身上下都想打退堂鼓,无奈只能走一段跑一段。幸亏500兔子还远——才刚庆幸完,29公里处就被500兔子超越。
我强打精神,保持奔跑的姿势拼命追赶,却只见兔子越来越远,一看手表,原来自己的跑步配速掉到接近8分钟,怎么可能?8分钟不是走路的配速吗?可是我明明是跑步的姿势啊!但继续跑下去手表上的配速也没有加快!我心想,500的目标已经不太可能了,但我只是疲惫、没有任何受伤,只要不太在意配速慢,我还能一路往前。
想到这,我不太强制自己保持跑步姿势,能跑就跑、不能跑就走,每个补给点都去喝水吃东西,终于在38公里开始可以重新以六分多的配速奔跑到终点,完赛时间为5小时11分。
“我的忍耐到极限了。”“我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我不行了。”这是每个人都熟悉境况,这是大脑对身体发出的“停下来”的指令,但是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下去,往往发现自己还有很大的空间。
1924年诺贝尔奖得主,生理学家阿奇博尔德.希尔(Archibald Hill)提出了一个假设:运动疲劳的原因或许不是肌肉无法继续工作,而是大脑中过度保护性机制发挥了作用。开普敦大学的蒂莫西.诺克斯(Timothy Noakes)对这个假设所暗示的内容非常着迷--身体的疲惫是大脑对身体耍的花招。如果事实能够证明这一假设,那就是说,当运动员的身体第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其实他们还远远没到自己的身体极限。
诺克斯和他的几位同事开始研究耐力运动员在极限时的状态。他们发现,运动员的肌肉在极限时没有任何生理上的疲惫,但他们的大脑却告诉肌肉要停下来。大脑感觉到不断升高的心跳速度和快速减少的能量供应,便对身体发出“停止”的命令。同时大脑产生了强烈的“疲惫感”,但这和肌肉能否继续工作毫无关系。正如诺克斯所说,“疲惫感不是一种身体反应,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我们经验中的“疲惫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再继续了”,这样的信念是错误的,疲惫只不过是大脑产生的一种反应,目的就是让我们停下来。耐力运动员都知道,第一波疲惫绝对不是自己真正的极限,他们坚持一下就可以挺过去。
那么大脑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能量不足并因此而发出“停止”的命令呢?
土耳其的马修.加略特(Matthew Gailliot)猜想大脑是以糖分的形式提供能量。他把一群人带到实验室,布置了一系列的任务,比如集中注意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他在做每个任务前后分别测量人们的血糖浓度。被试者在完成任务后血糖浓度降得越多,他们在下一个任务中表现得就越差。他给那些表现非常差的被试者没人一杯柠檬水,一半人拿到的是含有糖分的,使他们恢复一些血糖浓度,另一半人拿到的是“安慰柠檬水”(当然他们任务是一样的,里面含有代糖,没有真正的糖分)。令人惊讶的结果是:在接下来的任务中,喝到含糖柠檬水的被试者表现远远好于喝到“安慰柠檬水”的被试者。这证实了伽略特的猜想。
心理学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能预测被试者表现的并不完全是血糖浓度,而是血糖的变化方向。大脑会根据“可用的能量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来做出支出还是保存体力的决定,也就是继续支持向前跑还是发出“停止”的命令。
这是进化过程中食物匮乏所形成的。当体内的血糖含量开始减少到大脑认为的最低水平(最低水平是大脑为面临猛兽追击等危机时刻所储备的)时,如果不能尽快找到食物进行补充,面临死亡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了,大脑也因此将其作为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只有那些将其作为非常危险的信号并采取了行动的人才存活了下来。而这时人的行动无疑是更敢于冒险,用于尝试,更冲动的。
大脑的首要任务是要获得更多的能量,确保我们生存下去,而不是保证我们作出明智的决定,这是本能。对于当今的大部分人来说(只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种本能已经没什么用了,但仅仅几十年是不足以完成进化过程的。尽管体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方向已经与生死无关,但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大脑仍然会本能的考虑短期利益,考虑当下需求,选择放弃能量支出和寻找补充提高血糖浓度的方法。在血糖浓度下降时,大脑会选择满足当下的需求,想办法去补充能量;在血糖含量浓度充足或处于上升状态时,大脑会转向长期的需求,支持你的理想,为未来做更多储备。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管住嘴”这种减肥方式很难做到,“管住嘴”之后会带来血糖浓度的下降;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说自己“喝水都能长肉”,喝水会降低体内的血糖浓度。这时大脑开始感觉到了危机,试图寻找食物来改变这一趋势,你开始不自觉的想吃东西,一找到机会就要多吃,而且这些都是潜意识来完成的,你根本意识不到。对潜意识的有意压制需要消耗自控力,而我们的自控力是有限的,可以压制一时,但无法做到连续压制,可以在某件事上进行压制,但往往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放弃抵抗(见第五单元:态度和习惯)。对于爱好甜食的想通过“管住嘴”来减肥的减肥者来说,这儿有个好消息:在感到饥饿的时候等待十分钟、吃块糖比忍饥挨饿的控制食欲更靠谱些。
当我们收到大脑释放出“不行了!”、“停下来!”、“能量快耗光了!”这样的信号时,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这个信号是真的吗?还是它在本能的发出信号?这会让我们有可能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END-
本文编码:(BABU连载之21)
第二单元:大脑的使用说明书
2.2思维的过程(为什么“庞氏骗局”会让人受骗如此之深?(连载之16))
2.3 潜意识的存储功能
2.3.1 经历与情绪(你还在“忘记伤痛”吗?其实应该这样做!(连载之17))
2.3.2 自我意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我是谁?”(连载之18))
2.4 潜意识的程序功能
2.4.1 保持心理平衡(孩子拖拉,父母为什么会生气?(连载之19))
2.4.2 追寻奖励(马化腾,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吗?(连载之20))
2.4.3 大脑的那些BUG
2.4.3.1 BUG1:能量快耗光了!(为什么“管住嘴”是最不靠谱的减肥方式(连载之21))
《做更优秀的自己》公开课
BeABetterU
重构认知 突破自己
影响环境 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