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记得幼时只要提到中国,其伴随着的必定是五千年文化,四大文明古国。历史也成为了国人最津津乐道的部分,茶余饭后,学术课堂,都在讨论
可是,自问一下,我们真的读懂历史了吗?普罗大众以为知道几个人物,知道发生的几个故事,再加上自己的添油加醋,周围人似懂非懂的眼神。哦,好像这就是历史。
专家学者,讲台上侃侃而谈,从新石器时代直到中华民国时期,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解。在他们的讲述中,历史是没有疑团的,真实的历史就应该按照他们的观点发生着。
那么,真实的历史到底怎么样呢?或许我们谁都不知道。诸位先别惊讶我此时的言论。
对于一件事情,发起者知道初衷,参与者知道经过,见证者知道真相。所以其他的人,不过是人云亦云尔。在千百年前,传播的手段只有两种:人耳传播和文字传播。文字传播因为时效性和成本问题,以及交通的不便利,所以还是没有广泛的使用。最主要的传播手段还是口口相传。
So,问题来了,一件事情,尤其是大型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经过成千上万人的传播,也就是说经过了成千上万个人主观思维的加工,过程甚至结果已经足够偏离原本现实,或许值得我们相信的仅仅是一个结果。
所以我说大家读的不是历史而是故事。市面上有很多有关历史的畅销书,作者写的舒服,读者读的有趣。然后自以为读懂了历史,看懂了历史背后的衔接。
那么,我告诉你,你从来没有读懂过历史。真实的历史绝对是枯燥无味的,是各个部分组成的进化史,比如宗教、文化、政治制度、婚姻制度等等。
空口无依,说个大家都公认偶然有趣的例子吧。汉高祖刘邦斩白蟒起义,可以称之为“起于蟒”。
而王莽篡西汉建立新朝,算是“亡于莽”。
这就很有一个好故事的起因结果了,于是人们纷纷给其加上经过,并进行合理化。说一个主流史学界认同的版本:刘邦酒醉,入一茂林,忽见一大蟒。随行的人都很害怕,纷纷逃窜。刘邦挺身而出,拔剑而起,蟒蛇头尾分离(野史中还有记载说蟒蛇发誓要亡刘,这等光怪陆离之事就不做赘述)。高祖顺势以蛇头祭天,宣布反秦,这就是“起于蟒”。
而后高祖建帝业,史称汉。及至公元6年,高祖第十四世孙汉平帝崩,大司马王莽摄政。第二年,篡位,建立新朝。故称“起于蟒,亡于莽。
我们清醒的看待这件事情,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关联。两件事发生的时间横隔两百多年,只是因为一个mang音的相同,而把这两件事相关联在一起。所以接下来想介绍一个读历史很有用的批判性思维
事后归因谬误
假设某件事乙是由另一件事甲造成的,仅仅是因为乙在时间上紧随甲后,或者有某些并无逻辑的联系
“王莽篡汉”这件事其实就是外戚专权,根本原因还是帝制,再加上皇帝死的早。主少母弱,皇后当然就只能寻求于自己的娘家人了。外戚的权力越来越大,野心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了。等到有一天,位极人臣,野心却还大过权利,没人可以阻挡的时候,自然就该篡位了。
东汉后来的历史也是这样的,皇帝很小,皇后求助娘家,于是外戚掌权。慢慢地,小皇帝大了,想把权利收回来,又只能借助于身边太监去除掉外戚。
还有一个也是常常用到的: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就是把一件事情的发生过度倚重于某个原因的作用
就说说东汉末年吧,大家都津津乐道的官渡之战。彼时袁绍兵力十一万,曹操兵力两万,足足5:1。过程之精彩就不用我赘述,反正再怎么说也写不到《三国演义》的程度。
分析原因:很多畅销类历史书包括三国志都认为此役败因是许由叛逃,袁绍没有守住乌巢,导致粮草被烧。结果军心大乱,曹操一击即溃。
以批判性思维提问:你说袁绍军队因断粮而溃,那请看曹操。史料记载:许由截获曹操的密报,粮草只剩三天。按理来说,曹营比袁军断粮更早,更应该军心大乱。但是却没有,所以这个理由说不过去,亦是不通情理的。
所以我们应该回看当时背景。
曹操挟天子在许昌,号令诸侯,把自己经营成一个救世之能臣的品牌,所以当时名士像荀彧、沮授、郭嘉都纷纷来投奔。
而袁绍
呢,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人,庶子出身,靠自己经营,手下才聚集了像颜良、文丑之类强干之人。且势力远大于曹,可以说雄据北方。
输就输在这个天子身上了,天子叫汉献帝,是董卓扶上位的,当时袁绍反对过。所以不好意思接献帝,此时袁绍又势大,更觉得拉不下面子。
等到仗打起来,我们就知道其中区别了。曹操一方始终以正派自居,打的名正言顺,死也是死得其所,为大汉而死。而袁本初这边,赢了无非是袁家天下,我还要背一个乱臣骂名,死了也愧对列祖列宗。
顺便扯一句,后世的造反者,但凡有这层道德外衣的,大多成功。比如朱棣,以靖难为借口,硬生生把自己的侄子赶下皇位。
最后推荐一本个人喜欢的历史书吧,是有史学四大家之称的吕思勉先生写的《中国通史》
才疏学浅,愿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