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30页阅读
第一章 :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
part1
文章中举了闭塞的小岛、停战之后依然有人死在战场上、基督徒绘制天体图的例子。
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来得或快或慢,但只要我们认准了自己头脑中那幅景是真实的,就一定会将这幅图景等同于外部环境本身。信息不及时,一旦信以为真,就会认为那是环境本身。
柏拉图洞穴说解释道,当这些囚徒被解放出来,并能回头看清背后火把与木偶组成的真相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反而认为真相才是幻觉,从而拒绝接受真相。他们将这幅臆想出来的图像视为事实本身,却不知其只是他们心中那个应然的事实,而非实然的事实。
part2
公众人物通过一个自己构建的虚构人格为人们所知。
无论其本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公共形象,抑或只是任由宫廷大臣对自己的形象进行人工设计,我们都能发现在其身上同时存在至少两个明晰可辨的“自我”,公共的自我和王室的“自我”,私人的“自我”和凡人的“自我”。
就像文中提到的法国著名军事家约瑟夫霞飞,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法军总司令。在马恩河战役中取胜后,当时整个世界都在一种崇拜的目光看待这位胜利者。
被理想化的霞飞由他领导着部下打赢的战役,人们对战争的绝望个体的悲伤情绪以及全世界对于未来胜利的期待所构成。
part3
象征图景仍然支配着人的行为,但很难说哪一幅图景是包罗万象的,因为总有其他途径与之竞争,不仅每一个象征符号只能存在极其有限的情感,因其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人,而且即使在这一小部分人内,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是绝能消除的。在社会安定的情况下,舆论的象征符号往往受到解,比较和争议。它来去匆匆,汇成一流之后又被人遗忘,从不会对整个整体的情感进行完全的操纵。
那么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物产生感觉的唯一途径,就是人们借助自己的头脑为该事物勾勒影像。
我们必须格外注意一个共同因素的存在,那就是人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存在的那个拟态环境,人的所有行为都是针对这一拟态环境做出的。
人与环境之间有一个虚拟环境,人在虚拟环境之中的表现是一种反应。如果产生了后果,就是真实环境。如果表现不是实际行动,那就是思想感情,会在虚拟环境断裂之前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社会中,人对环境的调适是根据“虚构”这一媒介进行的。
虚构是对环境的描写。现实世界复杂庞大,人们只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对其进行重构。对于人们来说,反应是突如其来的,虚构却被信以为真。对于这个世界和社会,人们的虚构复杂多样,而这种复杂多样是合理的。不同的政治主张就是人们不同虚构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