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第一次读到简嫃作家的《微晕的树林》中的一个片段便被深深的吸引了。它对于“独处”的描写是这样的:独处,也是一种短暂的自我放逐,不是真的为了摒弃什么,也许只是在一盏茶的时间,回到童年某一刻,再次欢喜;也许在一段路的行进中,揣测自己的未来;也许在独自进餐时,居然对自己小小地审判着;也许,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只有一片空白,安安静静地若有所思。
我认为,“独处”一词形容的其实是我们所在的一种外部客观环境,也就是只有我们自己的那样一种环境。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当我们独处的时候我们是自由的,因为我们可以暂时地脱离各种无形的社会关系与群体,我们不再与除自身外的其它事物相处,但我们此时也绝不是孤单的,我们要与之相处的是我们自己的心跳、血液、思想、情绪......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独处?独处意味着孤单、冷清甚至是孤独,尤其是在这个人人都想挤进一种圈子的时代。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数不胜数,就连同坐一桌聚会的人都会感到孤独,更何况是独处呢?“独处”与“共处”在表面上来看是一种相对立的状态,但同样存在着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因为我们每个人最应该与之相处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够认识自己或是审视自己。人们常常说“慎独、慎独”来激励自己成为真正的君子,无论人前人后始终如一。当然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而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要想达到这种人生境界还需修炼。所以我想我们可以做到“慎众”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在人前我们可以做到待人平等、和气,将自己的负面情绪留给自己,而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在独处的时候我们不再是当事者了,我们将自己设置成了第三者的角色来评判事物。我们可以更客观地审视自己,与自己对话,剖析自己,由此我们可以有更理性的判断,做出更理性的判断。如果我们可以与自己很好地相处,那么我们的心智逐步成熟了,此时再与其他人相处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其次,“独处”绝对不等于“不合群、没有社交能力”。当自己独处时、自己形单影只时可能会遭到其他三五成群的人的质疑的眼光,认为你一定是不合群、社交能力低下而“落到这种令人可怜的境地”。因为害怕别人锋利的眼光,有的人使劲浑身解数也要成为某个团体的一员,只是为了看起来并不孤单,但其实内心早已疲惫不堪、倍感孤独。而“独处”的对应面也不是“孤独”。这些拼命想摆脱“孤独感”的人实则最为孤独,但与其说他们没有独处的能力,不如说他们没有趣独处的勇气。我们总想与别人不一样,但我们的抉择却总是跟着他人的脚步走而形成一股盲流。我们想要与众不同,就得有勇气与众不同。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独处,儿童时期的我们需要独处来满足自己独特的天马行空的幻想;青少时期需要独处来沉淀、静默、自我放逐;成年人则需要独处要衡量人际世界的选择;到了老年时期,便需要独处的时刻来回望和统整自己走过的人生。没有哪个人或哪个人际圈可以相伴你一生,人的一生本就是一场孤身的修炼之旅,而我们的灵魂也之只能独行。既然我们有对独处的渴望与需要,那么何不抛开他人眼光,去善用独处和珍惜独处呢!
当然,独处对于大学生最大的意义应该是成长。在独处中,我们掌握了价值探析能力,并以此去判断他人、事件和选择,同时自己的心境得到升华;我们也在独处中创造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对自我和整个世界有了更详尽的考察与思考;我们也会在独处中学会与自我相处,进而与他人、社会相处。即使这些意义都没有,我们也能如简嫃作家所说的一般再次收获童年欢喜,重新构想自己的未来,或者留一个空白的大脑给想象,这本身不就是独处所带给我们的一种欣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