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18年11月26日至30日,平凉市2018年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课)竞赛与观课议课教研活动在华亭赛区如期开赛,由各县(区)选拔出的27名小学教师在东华小学赛点参加道德与法制、科学两科的活动。作为指导教师我有幸参加了科学学科的课赛活动,亲历了整个活动的过程,全程参与了说课,观课,评课,议课活动。可以说基本完成了此行的任务,达到了此行的目的。
我的同事韩艳红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科学《身体的结构》在本次课赛活动中取得第七名二等奖的成绩,这样的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也足以说明问题。说明我们探索的科学课堂教学的方向是正确的,符合科学学科的教学特点,符合我市提出的“以人为本,学教融合”的教育理念。但也足以说明我们跟其他县在科学教学方面还是有差距的,还有许多值得改进,提升的空间。
参加本次活动,除了竞赛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为自己的科学课堂教学探寻一条出路,用曹宁子所长的话来说就是“立足教研做竞赛”。十三位参赛教师为我们提供了一节节真实而具有教研价值的课例,评委和指导老师一针见血而又中肯的点评,以及选手事实就是的自我反思都让我看到了平凉教师的风采,感受到了他们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教研态度。在这里既有认同,又有质疑,既有探讨,又有原则。所有的质疑探讨都离不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它是我们交流探讨的依据。我们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从备课,磨课到评课议课始终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旨在寻找一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之路。
由于参与的教师年龄,学历,性别都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观点和认识有所不同,所以交流的过程中有质疑有碰撞,但所有人都认同科学课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思考,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次活动以课前说课,观课,课后议课三部分组成。
课前说课的题目提前下发,统一为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这是跟以往不同的地方,设置这一环节我想其目的在于让选手提前做足准备,从《课标》到教材,都需要深入的研读,才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说课稿,各位选手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程度都表现在说课这一环节。其中灵台县东关小学的徐许小明老师的精彩展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许老师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如此深入,对教材的把握是如此精准,十分钟的说课完全脱稿,不像是说课,而像是在做讲座,让人惊叹之余自愧不如。
观课议课是本次课赛最主要的环节,共分三天进行,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我对这样设置的理解是通过同课异构最能体现教师之间的差异,同时为同一课型寻求成功的课例。第一天参赛的五位老师同上四年级“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的第一课《身体的结构》,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身体的结构,并尝试着以功能的不同划分身体的结构,引出深入思考。本单元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知道人体有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五位老师都能通过让学生看、听、闻、摸等观察方法了解自己身体的结构,通过单双手系红领巾,单双脚跳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身体的对称之美,以及结构的精妙,通过跳绳写字等活动让学生知道同一活动会有不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不同的活动会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身体各部分分工明确,却又协同工作。但对于根据功能的不同划分身体的结构这一内容,几位老师的处理和引导不是很到位,没能达到目标要求。
第二天五位老师同上三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课《水》,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是在学生已具有相关水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有关水已有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并以此认识水的三种形态之后构建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的科学概念,又为今后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基础。
五位老师都能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认识水的三种形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摸的方法辨别固体,液体和气体,最后又在三中液体中分辨出水来。这一内容教材要求学生不用看的方法分辨,而最终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平凉市实验小学的陈晓慧老师,她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办法,在三中液体中辨别出了水。把科学课上出了科学味。
最后一天三位老师同上《我们的小缆车》一课, 《我们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属于“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有两个活动:1、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了解在重力小车的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铁垫圈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从而引出重力的概念。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的大小。接下来就可以用这个小车进行研究了。2、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一定的拉力能使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这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节课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开展探究式学习。老师先指导学生组装一个小榄车,然后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小缆车动起来——引出重力——做出假设——制定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反思。虽然三位老师运用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但收到的效果却是有差别的。华亭东华小学的王有文老师以问题引领课堂,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课堂组织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纵观这十三节课,虽然各有千秋,但也具有共性。下面我就这十三节课共同表现出来的特点和不足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优点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灵动课堂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这十三节课,每位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提高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上《水》这一课时,学生的兴趣浓厚,参与度高,每位学生都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学习。
2.突出学科性质的实践课堂
《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交流,交往与合作。
这十三节课老师都能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探究,在做中学,学中思。《我们的小缆车》一课老师组织学生动手组装小缆车,有又小组合作做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突出科学精神的情感课堂
十三节课都能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上《身体的结构》这一课时每位老师都能渗透健康意识,让教育学生热爱自己,保护自己的身体。《水》这一课老师抓住时机,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我们的小缆车》引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伟人善于思考,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
二、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可以说十三节课中少则有三四次的小组合作,多则七八次。从课堂的实效性来说这样的合作大多流于形式,要么是设计的问题太简单,没有必要合作,要么是所给时间太少,学生还没有了完成既定任务,老师就急于叫停,没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倒是让师生显得手忙脚乱,整个课堂好像赶场似的。这样的课堂是否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值得深思。
2.重过程轻结果
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课标》要求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而我们在课堂中看到的是老师都能重视动手操作,探究过程,却忽略了最终的结果。甚至在课堂上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例如在上《水》这一课时,有一位老师把雾说成水的气体存在,还反复给学生强调。
3.教学理念不能落到实处
我们看到老师们并不缺乏小学科学课程理念,缺乏的是在实践中真正地贯彻理念和践行理念。理念和行为之间存在差距。说得好,说得对,但落实到教学行为中,依然停留在灌输式、注入式的层面,名为探究,实为披着灌输的外衣在探究,且老师对这种假探究并不知晓,甚至认为自己已经走在了新课程理念的旗帜之下。体现在对小学科学课标了解不够,对教材钻研不透,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教学方法上讲授多,学生自主探究少;“老师讲,学生听”传统的教学方式等等。
综上所述,我对我市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有以下思考:
1.科学教师需专业化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这就给科学教师提出了高于其他学科的要求。科学老师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得融会贯通。在课堂中我们发现老师的专业知识明显不足,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课堂用语不规范,不能自如应对课堂提问等等。
调查发现农村专职教师比例低于20%,城市学校该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反映出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兼职教师所占比例过多。我们的现状比这个好不到哪里去,大多数学校都是数学老师兼科学,这样容易把科学当成“副科”,不利于科学课程的开展,也不利于教师的发展。
2.寻求合理评价机制
按照目前的考试形式,大多数教师为了应对考试让学生背科学,而不是做科学。这跟《课标》提出的“在做中学和学中思”的课程理念是相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