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组织了本校五、六年级进行研学活动,目的地——范仲淹墓。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所以,此处也是我们当地的一个爱国主义教学基地、研学基地。
从学校出发到那儿导航显示大概是8公里左右路程,一个来回那就是16公里。徒步这么远,这对我们五、六年级学生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可孩子们依然满怀期待。
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去时满怀期待,回来时满是收获,走了近几年来最长的路,和老师有了最长情的告白——研学也是春游。
当然,今日最受触动的是范仲淹第二十九代子孙给我们讲的范仲淹生平事迹。虽然书本上有的我们学过,可此地此景再听又是另一种感觉。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但他刻苦学习,过年了,别人家都在准备好吃的,而他家却和平时一样,他问母亲:为何?母亲却告诉她:“人家过人家的年,我纺我们棉,若是他日得了第,天天都是年。”受母亲的教育,范仲淹后来做了官,而且当了一段时间的宰相。为官期间,他清正廉洁,很受好评。
有一年,他到泰州做管盐仓的小官,见海水泛滥上岸,百姓受难,就提议修海堤,还亲自参加运土、夯土。不料母亲去世,他按规定回家服丧。可身在家中,心在海堤,他不断写信去帮助出主意。海堤修成了,当地人们感激他,把堤叫范公堤。
后来,范仲淹进京城做官。他看到不对的事就批评,还主持改革,结果得罪了人,好几次被贬职排挤出京。可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管在什么职位上都做出了成绩。他在一生中用自己的财产办了许多义庄、义田、义宅,救济穷人,还办了一些不收钱的学校,让没钱的穷人子弟上学,可他自己的孩子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有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他写了一篇叫《岳阳楼记》的文章,作了回答,表示自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虽然是一个文人,可军事上也是战功卓著,“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积极防御西夏。守边数年,爱护士卒,号令严明,招抚流民,团结各族,西夏人畏威怀德,终于请和。颇受 人尊重,称之“龙图老子”。(摘记)
文学上,他主张“文以载道”。所作散文,多为阐述其政治主张。诗词豪放,以反映边地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他的“先忧后乐”思想,更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来时,仿佛双腿不是我的腿,双脚不是我的脚,但孩子们依然精神饱满,时而加油打气,时而吟诵古诗,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好像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