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的《上海女子图鉴》里,罗海燕所在的比特思广告公司,接到了一个房地产的大单,牵扯出当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买房。
现在,如果有人问,一万多一平米的房子,在上海,你买不买?如果有人说,不买,一定被人当作超级大傻子。
可是,在十多年前,有的人就是用原本买房的钱买了车,这部分人现在一定会把自己恨死。
买与不买之间,过了十年,中间恐怕差了一个阶层。
1
在房地产还没有如此火爆的十多年前,房子是需要去做营销和推广的。
在给客户演示房地产宣传方案的时候,负责方案的Damon不小心删除了原本的“筑巢引凤”方案。幸好,罗海燕精心准备的“引凤筑巢”方案紧急救场。
这个Plan B,挽救了比特思的这个大单,也让上司Scarlet对罗海燕刮目相看。
Plan B的作用在于,当你的Plan A出问题的时候,它可以及时救场,同时也可以为你的Plan A做更完美的补位。
就像罗海燕发现,她的英语口语烂得连自己都听不懂后,她刷信用卡,透支了一个月的工资,报了英语口语班。这个被其他人看起来有点不可理解的举动,在后来的工作中派上了大用场,偶尔有一次,当她流利地与外国客户交流时,Scarlet的眼神里透出了满满的惊讶,随即变成欣赏。
超出上司预期,这是罗海燕将自己的精力和金钱投出后,得到的最好回报。
刚入职场的罗海燕,拼命的努力,作为来自安徽的姑娘,她想在上海立足,需要比Kate这样的上海姑娘付出更多的努力。
有一个片段特别有意思——
下班的时候,罗海燕和Kate,面面相觑,海燕惊讶地问Kate:你又下班了啊?
Kate看着海燕:你又加班啊。
Kate曾经跟海燕说过,上海囡囡的梦想,是希望在三十岁之前,穿着Vera Wang,在法式饭店里举行一个草坪婚礼,然后悠闲过日子,享受生活喽。
这段描述,Kate 很笃定,在她看来,她的未来只要有Plan A就好了。
果然,Kate实践着这个梦想,工作不到一年,她就辞职结婚,结婚对象是比特思的副总。
这是令人艳羡的结果,而她也以为这就是她的归宿和岁月静好了。可是,她没有想到,当小三来袭时,她挺着大肚子,竟不知如何应对。
当她唯一的依靠被别人依靠时,她一定很后悔当年的抉择,没有为自己准备一个PlanB。两三年的时间,她错过了职场发展的最好时机。
罗海燕比Kate的业务能力低,家庭条件差,所以她的危机感更强。正是因为这种危机感,让她一步步向上攀爬,不敢有丝毫松懈,遇强更强。
在她被男友妈妈嫌弃,被男友抛弃的时候,她果断决定给自己一个Plan B——买房。
当一个女性在经济上独立的时候,一切危机都没法打倒她。
2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别把公司的影响力,错当成自己的能力》,开篇的第一句话让人不能再赞同: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无法清晰认识自己,有时,离开了平台,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这一点,作为媒体人,特别有感触。在媒体风光的时候,谁想过给自己准备一个Plan B?
记得原来在报社的时候,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因为采访过各类政府领导,企业高管,明星大腕,每每在外面说到某某时,我都会自豪地跟别人嘚瑟,某某某啊,我还采访过他呢。
采访过他又如何,对于这些人来说,你不过是无数小记者中的一枚,他不会记得你,即使记得你,也不会跟你是朋友,你的那些人脉,那些自我感觉良好,其实不过是巨大的虚幻而已。
与我一样有相同虚幻感知的同行,不在少数。过于沉醉在其中,导致大多数媒体人在跳槽转型的过程中,必然有一段非常痛苦适应过程。
记得有一位跳槽到国企办公室岗位的同行,在工作半年后,特别痛苦地找我聊天,感觉他的生活圈已经被封闭在一个企业的小小办公室里,过往的那些他所谓的朋友,得知他不在媒体平台后,一一跟他疏远,不再联系。
原来每天几十个电话让他不甚烦恼,如今,除了偶尔快递电话外,几乎没有其他单位以外的人会给他打电话,失落只是开始,最可怕的是,对于未来,他失去了掌控感。
他想换工作,可是他发现,竟然很难找到跟他年龄和能力匹配的岗位。
他在媒体就职时,是优秀的文字记者,他仅仅只会这一项技也从来没有想过Plan B 这件事,因为在以前,靠这个技能就能过上很体面的生活。
可是,时代瞬息万变,这一项技能,在他离开平台后,就变得没那么重要。
我还有一位好友,在一家企业做文秘工作,平时主要就是为领导写材料。她觉得这样的工作在扼杀生命,但是因为稳定和清闲,她又舍不得放弃。所以,她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寻找自己的Plan B。
她迷上了摄影,每次跟朋友吃饭的时候,她都会非常讲究地拍出最高级的朋友圈美食图。后来,她又爱上了烘焙,特别喜欢法式甜点,自己在家尝试制作。做好的甜点她分享给周边的朋友和同事,大家发现,她做的甜点甜而不腻,香而清爽,非常非常好吃。
于是,她尝试着开了一家网店,只周末供应,数量还有限,因为她拍出的照片,永远都让人又食欲,而做出来的甜点更是不俗,所以生意一直不错。
再后来,当她的公司业绩下滑,裁人减薪的时候,她决定自动离职,因为她的周末甜点已经初具规模,至少能养活自己。
辞职后,她从工作室做起,现在已经在她所在的城市核心地段,开了两家店。她曾经感慨地说,因为有了摄影和烘焙这两项技能,至少,她能够从容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了。
3
说说自己。
重新恢复写作后,发现自己的时间完全不够用。下班后,再也没有时间追剧看电影,没有时间睡懒觉,甚至连贴面膜的时间都在用手机打字。偶尔扒两集电视剧,也都是为了给自己找选题。
生活好像2倍速地向前跑着,我还嫌它不够快。
跟我熟悉的朋友都会知道,我不算是个勤快的人,以前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追剧上网和睡觉。但是自从进入现在这份工作之后,感觉好像才真的进入了职场,进入了人生的快车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经验的丰富,遇到的人生困惑增多,我开始思考,我的人生下半场该如何走得更好看。
或许,更恰当的说法是,我想给我的人生找到一个Plan B。
盘点自己的技能,好像只有写作能够稍微拿得出手了,结合我现在的工作,有大量的素材可以去写,而这种写作,也不断地促进我对现在工作的思考和认知,一举两得。
这两年,我遇到很多为自己的人生Plan B做准备的小伙伴,他们有的是上市公司人力总监,有的是大型国企的销售主管,有的是高校资深教师,他们在自己的行业里已经是佼佼者,但是依然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提升能力,随时迎接人生的无限可能。
这一类人,有一个更社会的称呼:斜杠青年。
有人会问,Plan B 是为自己找一条退路吗?
如果Plan B只能成为你人生的一条退路,那就太Low了。随时想着退路的人,你的前路会被堵得死死的。
最理想的Plan B,是成为深入骨髓的能力,可以为你当下的职场和工作助力、补位,也可以在你一无所有时,都能让你体面生存。
有人会问,工作不应该是专注的吗?Plan B不会影响你对现在工作的专注度?
现在这个时代,信息爆炸,人们早已不能线性生存,职场也一样。在互联网公司,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个岗位,只靠一种技能就能完成的。
Plan B只是泛指,我们需要的技能可以从B到Z。它的存在,会让你不断进阶,内化成你的能力,成为货真价实的本领。它会成为你当下工作的助推器,让你进化得更快,甚至,融化在你当下的工作里,变成更强大的Plan A。
所以,你有没有属于自己的Plan B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