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家卫的电影里,有一个片段,记忆犹新。《重庆森林》里面,男女主分手后,男主每一天都会买一罐5-1日到期的凤梨罐头,因为那是女主的最爱,他说如果买满30天女主还未回来,那这份感情便过期,到4-30号的时候,他满超市的找到最后一罐,然后嚎啕大哭。
王家卫的电影就是这样,无一字提孤独,却无一画面不是孤独。
我一直在想,该是一个内心如何荒凉的人才写的出这样的剧本,引得我一次次看重庆森林,又一次次觉得心碎。就好像你身处在一片漆黑的夜空中,身边都是和你一样璀璨的星体,可却各自有各自的光亮,不能各自取暖。
孤独感是什么呢?刚毕业的那一段时间里,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在出租屋的小窗台吃泡面,其他闲暇时间就是呆呆的望着楼下的灯光,人来人往。觉得屋子里面静的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巨大的空虚感快把我淹没,我拼命的发消息给其他人试图缓解夜晚的孤独感,但总是无济于事,那会可能是迷茫带来的不安全感导致的孤独。
思路突然被我妈的电话打乱,我妈又在吵着叫我回国,说我生病也没个人照顾,在国外买个药都很难,何必一直在这里,不如回家考个公务员,安安稳稳的拿着工资。也说不上来如此排斥公务员和教师的原因是什么,只是感觉这两个职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被扣上了“钱少、假多、离家近”的帽子,反倒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若是像看到的那些教师一样,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可以带著孩子们去感悟人间的温暖,那这个教师也便是做的有意义。可偏偏太多人,忘了初心。
比起那种一眼便望到头的日子,我更愿意生活能多一些未知的可能与期待,我害怕那些安逸沉稳的日子会磨平我所有的个性与自由;害怕上了年纪后没有用来吹牛的谈资;害怕怎么出生便怎么老去,像从未活过一样。
身边的人总是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保持着宿舍公司宿舍的三点一线。我不知道这些80年代的人下班回去究竟在做什么,可当有人说羡慕我有个性、羡慕我活的自由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到他们身上的孤独感。不能否认,当他们二十几岁时,必定也似我一样,希望人生活的不一样,可后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呢?
王小波三十一岁的时候说,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是不是成长的过程就似这段话,我拼命想活的独一无二却偏偏过成了“大多数人”,人成长到一定阶段,孤独感的来源也大不相同,毕业时是因为迷茫,工作后是因为没有寄托。我猜,年纪再大些就是因为缺失空间吧,生活不是被工作就是家庭填满的日子很难过吧?鸡毛蒜皮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絮絮叨叨并不能像文人笔下描绘的那么吸引人,独处相对这些人而言是更加难得的吧。失去了被微小事物带来感动的能力;失去了对未知事物探索的热情;也失去了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态。年轻时候,我们见山是山;中年,我们见山不是山;虽然我无法揣测老之将至的日子,但希望是见山还是山吧。
总有人批评95后,活的过于自我。大家都能接受的事情偏偏就接受不了,老板批评了几句便吵着走人。“玻璃心”,”不能吃苦“,可发出这些评论的是谁呢?是80后,是70后,是温饱和教育都是问题的之前。可现在,我不能说中国没有穷人了,但就是因为满足了80%的95后的温饱,我们才越来越有向不公平抗争的勇气。之前也有人说我活的过于理想主义,万物平等,世界和平。其实不尽然是这样,我同样知道是没有绝对公平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丧失对抗不公平的能力。
我没办法去评价80和90后的想法正确还是不正确,毕竟各自有各自的缘由。但是孤独感却开始共生,读书读到某个相似段落的恍神,在外喝冷饮唤起味觉的苏醒,抑或是整理旧衣物时不落痕迹的叹息。
这些由生活衍生出来的琐碎与孤独,在数年如一日的白夜里,融汇成轻柔而遥远光河不再触及到我的生活本身,却在不经意的时候照耀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