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是一座位于舞水河西岸的小村庄,每每出行,都要向停泊在对岸的渡船吆喝,而船家总是“心情性”回应,一般都是半天才见他慢悠悠地划过来。所以,在当地,把呼应他人而他人又迟迟不予回音定义为“喊渡船”。一次,大伙又在“喊渡船”,久久不见船家踪影。这时,来了个邻居,向着对面的船家高喊:“船老板,福珍家给你带了东西,让我送过来。”哈哈,只见船老板从船舱里钻了出来,船桨被嘎吱嘎吱地摇了起来。
那时的渡船不收费,按天记工分,摆多少次渡也不考核,而且,就那么一条船,就那么一个船夫,船夫“矫情”便是自然。 要过河,是你的事,摆不摆渡是我的事,即使有人抱怨或批评,他有一个充足的理由,没听见!但有人给我带东西来了,与我有关,那有我的事,赶紧划过去取。
这事儿非常有趣,也有特别的逻辑,凡事与当事人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一切都好办。
我们家里其实也有类似的“船老板”,那就是小孩童,孩童随性,我行我素,与他们交流和相处,一定要记得“给你带东西”,如果,我们只是高喊“我们要过河”,哪怕喊破了嗓子也可能无济于事,即使这次高压之下得以称心,下次又是高频重演。因为,与我无关!你可以撼动我的表皮,却不会触动我的内心。要想让孩子自动自发自觉去解决一些问题,必须撬动他的“原动力”,不管是“加汽油”还是“用新能源”。
如果说“我们要过河”和“给你带东西”是电脑上的两个按键,那么,前者一定是“说教键”,是地地道道的Delete键,是一颗没有引擎的“哑弹”;后者一定是“启发键”,是完完全全的“电源开关”,具有无比的爆发力,一旦引爆,就会绽放出无穷无尽的美好画面。
DD是我的大外孙, 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特别留意这个理儿,因为我们曾经也“喊过渡船”,无济于事,便改成“给你带东西”,真是百试不爽。
玩着餐厅游戏,DD突然说好想吃披萨。于是,在美团下了个单,没过多久就到家了。小家伙正吃得尽兴,D妈走了过来,向DD要披萨吃,DD不情愿,D妈问了一句,“DD,谁买的披萨?”“外婆”DD回答。D妈接着又问:“外婆是谁的妈妈?”“你的呀”DD快速作答。D妈再次问到“我的妈妈买的东西不愿意给我吃吗?”小家伙不出声了。D妈最后说“那你的妈妈以后买的东西是不是也不给你吃呀?”DD听完,立马拿了两块披萨送到妈妈手里。在这个场景里,没有出现大道理的阐述,也没有孝敬之内的说教,但其中的关系脉络,让DD明白他应该怎么做。
DD又开始闹着玩,一双脚从凉拖鞋的前端穿了进去,刚一迈步就摔倒在地,他一边爬起一边说,不痛不痛,摔得不重。我问“如果摔得很重,会是什么样子呢?”DD展开了他的想象力,嘻嘻哈哈地说:“头摔成两半”“脖子摔断”“手脚摔断”“鸡鸡没有了”……嬉笑间他已经把鞋子穿好了。
吃过晚饭,放下碗筷,DD开始与家里的小客人玩耍,从这间屋跑到那间屋。D爸说:“DD,你是不是刚刚吃过饭?现在这样跑起来会让你肚子里的肠子搅在一起,然后,他们就大声叫痛!痛!痛!这就是肠绞痛,你看要还是不要?”DD立刻停下了脚步,对D爸说“那我不跑了。”
露台上的辣椒熟了一些,DD用剪刀剪下几个,然后又去摘了一个刚刚结果的小小柚子,他看见树上还有两个大一点的,想把它们都摘下来。我没有阻止他,只是问“DD,你还记得去年冬天你吃过又甜又脆的柚子吗?”“记得,很好吃。”“那你知道那个柚子是从哪里来的吗”“这棵树上摘的。”“那你还想吃那样的柚子不?”小家伙走开看鱼去了。
纵观与孩子的交往,我们看到“说教”只能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单项输出,只是硬生生的“我们要过河”!而当我们用提问启发的方式时,就形成了双向沟通的正确模式,我们输出的不是结论,而是帮助孩子“带东西”,找路径,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决策,而且,孩子自己的最终选择恰恰是我们期待的,这是一个多么有乐趣、多么有意义、多么有成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