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职场初期进入一个适合自己的公司,常常能给职场新人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文章最开始,我们先排除两类毕业生:
1.没有方向目标,学业困难的同学(挂科和被劝退)。
2.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致力于创业的同学。
第一类同学,首先要做的事是完成学业。当你迷茫,你焦虑,你无可奈何的时候,去把书本啃下来吧,完成学业,达到一个大学生毕业的基本目标再来看这篇文章。
第二类同学,通常在很早的阶段就已经树立人生目标。追求梦想没有对错,无论是毕业后合伙开公司,还是退学创业,敢打敢拼的勇气是最值得敬佩的。
除了以上两类同学以外,所有的人都将经历招聘、面试这些过程。对于这大多数,我将再次做出一个区分。
职业方向清晰的和职业方向不清晰的。
职业方向清晰的,指的是知道自己有哪些能力,可以通过哪些职业方向一步步向前迈进,需要在哪个职业领域有所建树。比如有的要在计算机领域,有的要在教育领域,有的要在医疗领域等等。对职业方向的判断越清晰,在选择公司的时候,就越能把握好方向。
职业方向不清晰的,就是找到哪儿算哪儿,做什么都行。虽然就业是有压力,需要挣钱养活自己,但首次就业所获的知识、价值观、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你后面的职业生涯。
假设你是对职业方向有一定认识,已经有初步的打算,接下来给出的建议可以辅助你的选择。
选择公司的标准
公司规模(公司是否很快就黄了)
部门近况(所在职位的部门是否核心)
福利待遇(薪资、奖金、各种补助)
加班情况(是否996,或者7*24)
工作的目标
个人价值不断提升,为公司和社会做更大的贡献,换取更高的工资。
个人价值
个人价值=单位时间工作产生的价值 X 个人有效工作时间
考虑到我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其实提高单位时间工作产生的价值,是我们在职场上所追求的。因为人类的有效工作时间差距不会超过24小时。
成长好帮手
1.公司
你的公司是江河日下,还是扶摇直上,是落寞的nokia,还是野蛮生长的uber,对于你能力的提高将是天差地别的。
一个初创型的公司,需要的是特种兵型的人才。需要员工既能在自己的领域攻城略地,还能在其他领域不断开拓。并不建议毕业后直接进入这类型公司工作。公司成功难度系数极高,且风险系数极高。
一个成长型的公司,需要的是快速应变的人才。需要在市场的变化中不掉队,迎接挑战。公司成功难度系数高,风险系数中。
一个成熟型的公司,需要的是稳定和有能力的人才。需要在市场中维持优势地位,并且开拓新的市场。公司成功难度系数中,风险系数低。
一个衰退型的公司,需要的有壮士断腕之决断力的强有力领导,需要大规模改组,需要……很多,所以能不去就不要去吧。
此外,公司的价值观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价值观,“三观”不符合要求的时候,尽量不要为了名和利而让自己深陷思维困境。例如崇尚分享的别去严格保密的公司,崇尚自由的别去996类型公司等等。
2.部门和同事
核心部门一般会有比较好的公司层面支持,但任务也比较重,值得去锻炼。
支撑部门不可或缺,但不一定会发力突破市场瓶颈。
边缘部门相对比较动荡,尽量提前识别。
在同事方面,好的导师会让你在前半年有快速入门的机会。这也需要学会待人接物,人和人的相处也是一门学问。
3.薪资水平
只要能够保证有吃有喝,有穿有住,能够无限买书买教程,成长需要的条件就足够了。
4.加班
这是在职场中无法避免的一个话题,许多以狼性为生的公司,常以996为自己所标榜。殊不知,多数加班的产生,都来源于工作安排不符合实际情况,来源于缺乏行业最优化组织结构的经验,甚至来源于部分人为因素,比如攀比等。
我将这些统一为一个词:集体智慧。
集体智慧的缺失才是加班的本质原因。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好的领导会将公司内部流程标准化,尽可能降低各方面成本。
另一个层面,集体智慧不足以支撑过大的共同愿景。例如:不可能让一个零售行业企业成为航天企业吧;普通企业随口说出支付宝能做我们也能做的话,也是没有正确认识的一种体现。
当然,如果加班能让你切实的提高技能水平,其实年轻时候的加班加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了解以上信息的方法
1.实习是最好的方式方法。
2.通过学长学姐的交流,排除他们个人体验部分,剥离出实际情况。
3.通过网上社群了解,一部分网络工具了解。
结语
假如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每个初出茅庐的从业者是好的;假如都能有所成,对社会是好的。
那么本文,就算是我为这个社会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