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各位同仁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中庸与赢得客户的72个机会,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庸的第22小节,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zhāi]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duó]思,矧[shěn]可射[yì]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yǎn]如此夫!”
对于鬼神,孔子的态度是不语怪力乱神,也就是孔子对鬼神也是避而不谈的,以免民众陷入迷信之中。那么这一次,孔子专门讲的鬼神究竟是什么?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我们来看原文,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意思是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他也看不见,听他也听不到。但是他生养万物,没有一事一物遭到遗弃!是什么事情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呢。其实当我们完整学习了中庸之后就会明白,原来这个鬼神不是妖怪,而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张天网,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张天网看起来很疏松,但是在他之下没有什么能被遗漏掉。那么,这张天网究竟是什么呢?它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就是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也就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运行规律。
我们通过点点滴滴的行为作用,与他人和世界建立了善恶交织,错综复杂的种种链接,所有这些方方面面汇集起来,就构成了自己的人生。而很多行为作用背后的逻辑关系,我们并不能透彻领会或洞察,因此,古人将其称为鬼神,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主宰着我们的命运,其实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这一规律在主导着我们的人生。
孔子是如何面对所谓鬼神的呢?我们继续学习是“使天下之人齐[zhāi]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鬼神让天下的人都斋戒沐浴,穿上庄重整齐的衣服去敬奉祭祀他浩浩荡荡,他们好像漂浮在人们的头上,又仿佛流动在人们的身旁。
在古时候,因为科技不发达,人们将很多事情归功于鬼神,归功于天地,这样做的好处是人们对祖先、对山河大地都有一份敬畏,若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有所淡化,那么我们去哪里寻找敬畏之所呢?你看当一个人干了不好的事情,心里面就会发慌,晚上看到影子也觉得害怕,甚至是噩梦缠身,这就是良知在提醒我们。良知与鬼神又是什么关系呢?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他的墓志铭上是这样写的:有两种事物,我的思考越是深沉,心中的敬畏越是持久。一个是头顶上的浩瀚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律令。他们向我印证,上帝记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原来回到根本上,就是阳明先生教会我们的良知即天理。在心中即为良知,在头顶即为天理,两者合而为一,当我们内心感到不安的时候,其实已经被天打五雷轰了。若是处于这样的境地中,而且不思反悔,必然会产生不好的起心动念,必定会有不好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最终一定有不好的结果,等待着被兑现。因此,令我们敬畏的并不是外在的鬼神,而是自己心中的良知。因为当我们欺骗自己的良知时,已经有一份对应的恶果在等待着我们。
那么,鬼神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们来看最后一句原文,“《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duó]思,矧[shěn]可射[yì]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yǎn]如此夫!”诗经说:“鬼神的降临不可揣测啊,怎么能够怠慢不尽呢?鬼神既看不到,又听不到,十分隐微而善于赐福降祸,又非常明显,真实的东西是不可掩盖的,就像鬼神一样啊。”我们最担心有鬼神在暗中捣乱,乃至降下祸患,甚至对他们害怕和恐惧。但是,老子是这样来看待鬼神的:“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也就是当我们按照自己的良知来做事时,已经走在天理大道上,当我们依道而行的时候,内心坦坦荡荡,这时就算有鬼神,又何尝不是作为守护神在保护着我们呢?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原文。“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zhāi]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duó]思,矧[shěn]可射[yì]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yǎn]如此夫!”
有三个要点:
第一、鬼神之德,便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在这张天网之下,没有例外,就像真的有鬼神在监督这一切。
第二、我们敬畏的并非鬼神,而是自己的内心。内心越是纯粹,一个人就越是自信,就越能够成事。
第三、良知即天理,良知即是最好的护身符。我们一直走在正道上,哪怕真的有鬼神也伤害不了我们。
没人拒绝你真诚对他好
伙伴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2个
客户接触点:承诺。
主题是:管理客户期望。
有这样一个公式,伙伴们一定要牢记心里,满意度=价值÷期望值,从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你一方面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同时还要注意管理好客户的期望值,假如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保持不变,此时客户的期望值越高,最后的满意度就越低。因为满意度=价值÷期望值,所以作为销售员,你夸大其词,你过度承诺,这样并不会提升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恰恰相反,你这样做提升的是客户的期望值,客户期望值被提高以后,但凡事后你无法兑现承诺,客户便会产生明显的沮丧感,最终失望离开,因此你要好好理解这个公式,满意度=价值÷期望值。
管理好客户的期望值,是提升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个因素经常被人们所忽略,别人可以忽略,但你不可以。你务必超越普通人的常规做法,对于管理客户期望,国内外有很多的研究,也有很多的方式方法。
今天,我们要重重送给大家的,只有5个字。先来分享一个案例,有一位叫新阳的同仁,有一次需要找一家印刷厂打印400本书,两天后就要制作出来送给客户,情况紧急就连续了一家此前合作过的印刷厂,对于新阳的需求,印刷厂的负责人都答应的很好。比如米黄色的厚纸,四色打印机,都一应俱全,还说只要新阳的图书文稿下午能准时给到,晚上就能把图书打印出来,新阳听后便把这个重要的订单交给了这个打印厂,然而心里还是有些隐隐的担忧,毕竟这次任务紧急又极其重要。于是趁送文稿的机会,新阳亲自到了印刷厂进行确认,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本来说好加急使用的4色打印机正在完成别的任务,只有一台能给新阳用,而且最关键的米黄色厚纸,他们居然说用光了,最后新阳十分严肃的控诉印厂的负责人,因为你们承诺有我们需要的纸张,我们才选择你们的,结果没有,这简直就是欺骗,看到新阳愤怒的样子,这个印厂负责人终于说了实话,你要的那种纸张也不是没有,只是需要从其他分店运送过来,需要额外的时间。那新阳只好留在印刷厂等待纸张到货,夜里12点四百本书才得以打印,最后还是新阳亲自上手,来进行书籍的装订,才勉强在凌晨5:00完成了全部工作,图书送达客户手中的时间已经是早上7点,距离最后的截止时间只剩不到一个小时。有了这样一次经历,新阳再也没有和那家印刷厂合作过,从此以后但凡遇到说话轻飘飘,轻易承诺的人,新阳都会提起12分的小心,他也大体可以断定对方不值得信任。
伙伴们,今天我们要重重送给大家的5个字,就是“轻诺必寡信。”想一想我们是否会像印厂的负责人一样,轻飘飘回应客户呢,是否不考虑客户的利益,盲目讲大话,忽悠客户呢?“夫轻诺必寡信,多义必多难”这是千百年来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我们的教诲,每一次轻易的承诺,都是在种下不好的因,久而久之,丧失客户信任,导致个人信用破产,最后失去机会,失去市场,自食恶果,自毁前程。
为了克服轻诺必寡信的毛病,出路何在呢?道德经第26章,有这样一段重要论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以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大意是说,轻浮的都只是表面功夫,回到深沉厚重,才是根本。一个人有一份厚重感,才能克制心中的轻浮,比如对于名利的贪求,心静如水,没有贪欲,才不会急功近利,才能脚踏实地,杜绝一些比较膨胀的想法。想一想,轻诺必寡信的背后,不正是一颗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心吗?老子警示诸侯王,圣人终日都是重担在身,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诸侯王,你们何必以自己为重,而倾天下人呢?想一想,作为导购员是否也是经常以自己利益为重,轻视了客户呢?轻则失根,燥则失君,如果做人做事轻飘飘,如果心中装不下客户,如果总是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失去山茶花中的深沉厚重,就会导致人生大厦,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盯着客户的钱袋儿,而不想着利益客户,事业的舞台就可能出现墙倒屋塌的危险局面。
伙伴们,“轻诺必寡信,履重方可信,”唯有心中装下客户,才有辎重和担当,有了这份辎重和担当,说话不再轻飘飘,你的眼神会变得真诚,变得更坚定,变得更有力量,所以坦诚的面对客户,发自内心,真诚表达,掷地有声,深沉厚重,如此久久为功,必定赢得客户的信任与尊重。
最后呈现承诺的方法和心法:
方法是:坦诚相待,有智慧的管理客户期望。
心法是:轻诺必寡信,履重方可信。
实践作业是:回到班级里讨论管理客户期望的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