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不一定为实,现象纷繁乱眼,如何透过表象抓住实质,因功夫深浅而不同,因立场不同而有差别,是否对错看官自察。
一些现象、一些行为,绝不仅是思维高低、经济算计可以解释的。
这些年,穷爸爸富爸爸、穷人思维富人思维等概念非常流行,经常被拿来做分析,有不少真知酌见,但有时也令思考框在了固有篱墙里。
我们从一些生活场景说起。张叔的侄子在一家电视厂商上班,厂里到年底有一个内购会活动,即员工买电视可以比市场价便宜200-800不等,越贵的越优惠的多。张叔想给家里换台电视,原本双11的时候可以从某宝买的,但张叔觉得不,就要在侄子公司直接买,宁愿多等二个多月。张叔住的离厂区还比较远,在城里的另一头,而且因为厂里直销,所以不包邮,张叔得自己过去自己弄回来。认真算下来,没捞着啥大实惠,但张叔心里高兴,还爱提电视是怎么买的。
有人要说了,这是典型穷人思维嘛,不考虑时间成本,不考虑交通成本,不会计算整体成本,只晓得裸机价便宜多少。富人思维会怎么呢,不被小恩小惠“欺骗”,购买重在舒适、自由。但有时症结可能不在思维,而在情感。
什么情感?专有感。都在双11某宝买,体现不了差别。在张叔的圈子里,他的工友、老乡,没有谁有亲戚在这家全国著名的电视厂商上班,这个优惠只有他张叔可以享有,这种“专有感”远不是一番科学算计可以满足的。
此外,若不是去利用这个优惠名额,张叔可能就和平常一样,和工友打打牌、看看电视,再就吃饭睡觉,一天就过去了。但那一天,张叔不同,他的生活多了色彩,他去了这家厂商的园区,见识了另一番景象,侄子还请他下了馆子。
最后少不了是占小便宜心理作祟,但这是人之本性,与贫富没有关系。富人不会占买菜几毛钱的小便宜,但买宾利时有小便宜占不占就不一定了。而且更重要,不在于所占的便宜本身,而是人性需求的被满足。细究起来,几乎所有小便宜背后都是更大的代价。不知有没人研究过,克服有便宜不占的人性本能需要付出的成本有多大?如果算上这成本,是不是还是占个小便宜划算?
在老家,同样的场景也存在。现在的农村、山区成了老幼的天下,老人们之间,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
“你买新衣服了?!”
“不是我买的,是我闺女在深圳买的,你看怎样,是不是太显年轻,不适合我呀?”
“你家换电饭煲了?”
“嗯,这冰箱是我儿子这次回来,从上海专门带的,你看功能很多,还说电脑控制,我都不会用,你来帮我瞧瞧。”
讲者得意,听者酸意。得意者话语里有两个关键词“我的谁谁”和“从哪里哪里”,这个谁谁通常是家人、亲戚、朋友、同学等,这个哪里哪里通常是大城市、国外或一些罕见地点。
现在商贸、电商如此发达,商品在哪里已经没什么区别,美的、九阳的电饭煲在北上广有,在县城农村也有。衣服更不用说,除了奢侈品牌,在某宝的浸淫下,神州大地接近一锅粥了,吃穿住行里“穿”是地域差异最小的。但为什么人们仍拿这个说事、显摆?无他,专有感。就算衣服、电饭煲都同款,但我的是大城市里来的,在对话的有限范围内,它可能就专有,对方没得。另外,也有心理优势,在城市里买的,肯定是“坚嘢”,而小县城、镇里买的有可能是“流嘢”。
想起上小学那会,个别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城里来的”玩具或零食,屌丝同学里就好羡慕好羡慕,觉得那些那玩具或零食神奇、稀有、高贵,它们的小主人也通常成了人气王,同学们都绕着他们转。认真分析,小孩子真正在意的可能不是玩具或零食本身,而是“人有我无”下的专有感。
城里人比较会玩,也比较富有,但同样的场景一样到处可见。比的不会那么浅薄,但还是处处要比,比出个“我有你无”的专有感。
“这个LV包是我老公去法国出差买给我的,法国本土制造的”
“我有个基金公司的朋友说,这只股票有料,可以跟一点”
“我有老乡在交警大队上班,违章从来没被罚过”
“我那xx地产公司的哥们说,如果想要,可以有办法拿到内部员工名额一个,优先选房”
你在万象城的专卖店买LV包,但我直接是在法国买的;你买股票是看三大证券报,而我可以从在基金公司的朋友那获得“可靠”消息;你违章除了骂几句最终得乖乖交罚款,而我让交警大队上班的老乡“举手之劳”就可以“消除”违章记录;大家都有钱,买得起前海公馆,但我可以优先选房。不管混什么圈子,身边总有一些这样牛逼的人,总不时的突显“专有感”。
佛家经常告诫人们要戒“分别心”,反过来说明“分别心”是人之共性,是本能。分别心产生的结果就是“专有感”渴望被满足。精明的商家、聪明的管理者会巧妙地充分利用消费者、员工的分别心,从而满足他们的“专有感”诉求,而不是用富人思维去“教化”或拿佛义引导人们修行。
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推出会员服务,目的是为了通过收会员费赚钱,这个明眼人都知道。但关键时为啥他们可以收到会员费,而其他人想收却收不到。之所以能收到会员费,就在于视频网站满足了消费者想要的“专有感”。
当日常生活里体现不了专有时,人们就会开发新的满足专有感的形式出来。会员,可以抢先看、可以看别人(非会员)看不到的内容。把那些会员才能看的内容突显在首页,而且推出免费看6分钟,其实就是激化“分别心”,要让客户知道有这么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精心安排的,多半只会“蜻蜓点水”般地介绍,让你感觉好像还不错。如果你产生想看的欲望,说明它成功了。但非会员不能看,会员才能看,到底精不精彩“你看吧”。这好比拿刚出炉的烤鸡在犯人的鼻子前晃悠,让香味充分送到鼻腔,勾起食欲,但吃不着,让人抓狂。喜马拉雅FM的付费节目亦是如此,还加上一些大V听后的“真挚”推荐,反正内容很好“你听吧”。
淘宝上卖鲜花的店何其多,这是红到发黑的红海市场,但有这样一家店,勇敢闯入并杀出一条血路,价格比别人贵好多,销售却供不应求。买花一般是小年轻居多,特别是在追求阶段,这家店就只做这个群体,而且规定,买花要登记双方信息,从此以后,一方只能对登记的另一个人送花,要送给第二个人,不好意思花不卖了。收到花的人,想想比一般送花多收获了一样什么东西?专有感。“他愿意从今往后只给我一个送花,以后只爱我一个人”。正是考虑并满足了消费者“专有感”的需求,所以他家店在万千淘宝店中一骑绝尘。像刻字、印图片的小礼品更是用滥了这一招,虽滥但始终有市场。想来毕业时班里也搞了这么一出,把印有老图和樱花图片的U盘作为毕业纪念品。
聪明的企业经营者会努力让员工有“专有感”。近几年中国出现一神人,名叫“别人家”,别人家的年终奖,别人家的学霸孩子,别人家的出国旅游,别人家的网红校长……为什么大家热衷讨论“别人家”,这是内心对“专有感”的渴求,如果这是“我家”,那该多好。
论嘴上功夫,员工和顾客一样永远都不会满足,“别人家”也有调侃成分,但有多少公司真正从“专有感”角度考虑过员工关怀和团队建设。说到员工旅游,很多公司是去不起出国游,但能不能不是广西阳朔、云南丽江、广东清远……这些所有公司都会去的地方?有家公司是这样的,提前一个月让员工收集废弃图书,同时公司也采购了一批书,然后带着员工去贵州一个山山的地方,在那里的小学捐了一个图书室,顺带体验民风民情、品尝美食。专有,不是一定要花哨,不是一定要立异,但若能走心地关注员工情感诉求,在循规蹈矩中变换一个方式,你们公司就会是“别人家的公司”。
满足“专有感”的东西需要事前公开,否则戳不到痛点。曾看到过深圳一家银行的贷款优惠利率表,照例公务员最优惠,其次是金融企业员工,这些都不新奇。排在第三的倒是令我意外,腾讯、华为员工。看似这也满足“专有感”诉求,实则不然。问题出在,这份优惠利率表不能公开宣传的,知道的人多半是有贷款需求,即他们不是因为有这优惠才产生贷款需求的,而是在贷款过程中知晓原来作为腾讯、华为员工,利率可以低一点,接受时就不会有什么大惊喜。他们享受到了实质优惠,但未触及情感层面,事后很难通过showoff去突显“专有感”。
在公共食堂,大伙都在排队,而领导可以径直走向特殊窗口打菜,而且菜肴明显看得出比其他窗口好,这种设计会产生非常强的专有感。如果领导窗口换成是一个小食堂,设在别处,不和大食堂走一个门,其他人也看不到小食堂的饭菜如何,这是不怎么产生专有感的。专有感不是自high,得通过另一方反馈一下而产生。
我要的,你不懂。不要只知道表面的成本计算、财务考量,很多奇葩现象是某种情感在作祟。
你的生活里有哪些行为是情感作祟呢?跟我们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