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画面切换是母亲一直在担心在家门口玩耍的儿子,另一个画面是母亲为了儿子,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最后的一个孤独画面是母亲得知儿子入狱,一个人为儿子翻案....
或许,很多的人没有经历过这种经历记得这个画面的故事情节有一点的夸张...这让我联想起前不久中国的一名死刑犯,在自己的临走前给母亲磕头的一瞬间,觉得这个世界最伟大的还是母爱,没有人能够明白母亲看着锒铛入狱的心情。
最近看的一部韩国电影《母亲2009》,仍然觉得母亲是一个把你带入这个世界的人,在你的一生中母亲或多或少都会参与你的喜怒哀乐。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有讨厌过母亲的唠唠叨叨,我们有抱怨过这真的是为我未来考虑吗? 我们总是在担心母亲的各种各样,我们在以前或者是未来的那些日子里我们都曾开心或者是悲伤过,但我们知道我们还是特别的爱我们的母亲的。
电影的开始就是以母亲独自在荒原中跳舞开始,当看见这一幕时我在想,为什么要给我们看这样的一段呢?
后来我知道原来这个画面,我从电影里看见这种用行为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手法,和片尾交相辉映,映射了母亲压抑的自我和她内心的荒原。
电影的故事情节,对于我这种感情细腻的人而言,我觉得她就是特别的感人的。整个故事的序幕是以母亲割草镜头拉开的,她的视线始终停留在街对面正在与狗嬉戏的Idiot儿子身上,会被割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在看见儿子被BENZ撞后,母亲立刻不顾一切的飞奔过去,因为电影里的母亲的在她的心里一直是把儿子放在第一位的。
“智障”的儿子,我们不能够理解母亲的心情,但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母亲。“你在流血”,说这句话的时候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手也同样的在流血,即使当电影画面切换在邻居大姐指出她也不以为意,她的心随着追凶寻仇而去的儿子也离开。
当我看见这一幕时觉得心情是五味陈杂,我不知道怎么样把苍白无力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这种爱。我想如果不是邻居大姐拦着,很有可能她是会冲过去的,她并不关心自己或者是别的什么,她在意的只是她的儿子,我喜欢电影里的母亲一点就是:母亲她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维系在儿子身上的,单亲的母亲,儿子就是她唯一的精神世界,如果失去了儿子她的自我意识很薄弱;喜欢电影里的另外一个细节:就是导演想要给我们传达的一种观念,作为Idiot这个弱势群体,母亲早已习惯了她们母子的被不公平对待。
他们的故事有母亲人为,有命运的安排,我不知道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是我身边,或者是我自己,我想象不到或者是我们会怎么样去面对?
《母亲2009》这一部电影就是讲述:儿子尹泰宇是智障,所以母亲总是担心他受伤。一天,泰宇被一辆奔驰车撞倒,朋友镇泰带他去高尔夫球场找打球的教授报仇,结果被带回了警局。因为镇泰踢坏了后视镜,教授向他们索赔,泰宇被当成了挡箭牌。
从警局出来后,在家吃过晚饭,泰宇去找镇泰喝酒,但此时镇泰趁着夜色回到球场找出了白天扔进湖中的球杆。泰宇酒后尾随一个名叫文雅中的女学生,结果第二天雅中的尸体就出现在屋顶。泰宇被当做唯一的嫌疑人带回了警局,接着在警察的威胁下画押认罪。
当母亲得知儿子入狱,心急如焚的母亲委托著名律师为他翻案。但是,泰宇的病影响了他的记忆,母亲在替儿申冤的道路上步履蹒跚.........的道路。
母亲在电影里有很时候的画面是歇斯底里尖叫,儿子倒是很平静的望了一眼四周,说道:“多尴尬,那么多人在看”因为儿子的身体缺陷,我们不知道儿子存在价值还真是建立在别人的认同中的,还是这又是导演的另外一方面的感情细化。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人的价值认同会制约和引导人内在情感的生成,我们很多人的情感同样会强化人的价值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