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参加过的唯一一次高考,已经有十年了。
去年也写过一篇回忆高考的文章,现在看来,似乎还不够完整,所以今年还要再回顾一次。
一
其实高考前心情最复杂的,应该是前一天晚上吧。好像第二天要做的事即将决定自己的命运了,所以总会有一些患得患失,对未知的不确定,就像失明的人拥有了重获光明的机会,但是手术能否成功却不是绝对的。对于胸有成竹的尖子们来说,可能真有见证实力的心情吧。但对我来说,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想要实现的目标和实际情况还有差距,我总是很贪心的,而且我常常为自己的失误而遗憾和悔恨。但好在我并不是一个对考试怯场的人,毕竟分班以后,我始终坐在文科考场前十名的位置。
考试前一晚,我跟平时一样,像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试一样,没有特别地做什么让自己放松,也没有和别人分享感受。我记得班主任讲过,以平常心对待,所以我尽量保持自己最正常的作息,翻了翻参考书和笔记,但确实一点也看不下去。从很早就害怕自己晚上会失眠,一直在给自己做心理辅导,虽然的确熬到很晚,但好歹是睡着了,比起很多同学算是不错的。赵同学说,他那一天晚上就很淡定,白天跟两个好基友出去逛了逛,晚上回去就正常睡觉了。听到这里,我第一个想到的却不是他心境豁达,而是我好像没有这么两个朋友陪我走一走,这挺让人伤感的。
二
虽然对排名一直自信,但实际上在考试结束后,我对我们当时整个年级的表现都感到沮丧,我才发现我太高估了自己在学校里的位置,却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在学校之外还有另外一番景象。我们好像都犯了井底之蛙的错误,以为一个自诩为国家级的重点中学考上几个清华北大是不成问题的,那么后面紧随其后的985也是顺顺利利。但事实证明,据我所知那一届一个清华北大都没有,或许只能说差生并没有太差,但优生一片平庸。这个结果令我印象深刻。
在距离高考一年以前,老师们给前几名定的目标,至少是北京那几所知名度高的985一类的,自己也觉得没什么问题,在能力范围之内。后来到了高考前几个月,不知道是什么氛围什么情绪,虽然排名也没怎么下降,但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记得有一次骑自行车回家在路上遇到恩师,跟她说,目标是本省的一个985学校,有点不太自信地承诺自己可以。考完以后,事实却证明,填志愿的时候,连这个学校我都没有底气,我不敢填了。
三
对于我的高中生活,当时的感觉与现在不同。现在的遗憾,是没有多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灵魂知己,而当时一心所想,却是怎么考高分,怎么超过对手,太功利了。但我好像别无选择,跟很多人比起来,我脑子里只有高考这一条死路,但别的一些同学却忙着给自己找了很多后路,家长们也开始各显神通。有的同学在参加小语种考试,主要是考英语,这并不是我的强项,而且我对竞赛一向没有信心;有的在参加自主招生,但我又没有得过国家级、省级奖项,也没有特长,所以不抱希望;有的提前跟某个高校签了录取协议,确保万无一失,可我连这类信息来源都没有;有的参加了艺考,当时觉得只有成绩差的人才会报,放不下身段,而且艺考的学费很贵,也不敢想。有的人高考移民,拿到了西藏的准考证,我并不理解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办到的,也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但是有一次老师讲试卷的时候说,只有那几个同学不需要听这个题,我才隐隐约约懂了点什么。直到上了大学,知道了他们的去向,我才知道高考移民的意义,还有些愤愤不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不但释怀而且坦然了,因为跟别的许多不公平比起来,这也算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了。
四
顺带回顾一下高中的几件琐事。
第一件,是让我飘飘然的喜事。高考前,还有一场会考,就是不分文理所有科目考一遍,但题目相对简单。作为文科生,理化生三科只需要背一背例题和公式,就足以过关了,但其他科目还是比较正常的内容。在那场考试上,我语文考了满分,也就意味着作文也是满分,也意味着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扣分的错别字,这可能是那一届所有人高中生涯里语文考试唯一一个满分。
第二件,是让我扬眉吐气的痛快事。高一还没分班的时候在理科实验班,是初中直接保送的,没有参加过中考。但是在理科班曾经历过一段失落的日子,不适应高中的节奏,对数学、物理不感兴趣又没太重视,渐渐就从前30名滑到了100多名,心理落差很大。当时的班主任是个势利眼,言语之中给我判了死刑,认为我不是学理科的料。实际上我也不是排斥学文科,但咽不下这口气啊,还是心胸不够。所以继续在理科上下功夫,后来文理分班前的大考,我是班上的第9名,年级40多名,班主任好像也认为我是可塑之才了,然后我就痛快地选了文科。并且按照排名,我在新班级的学号是1号,标志着光环的1号。
其实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太傻了,为了赌一口气,偏偏要花精力学没有用的理科。如果早点做了学文科的决定,把理科的科目彻底抛弃了,也能多留点时间提前把文科的科目学好。但那时的我没有经验,也没有人在旁边指导我该怎么做,我凭着我脆弱的自尊心,一意孤行,意气用事,然后自食恶果。
第三件,是源于一部纪录片。高三的时候,班主任给我们放了这部名叫《高三》的纪录片。里面的内容记不清了,记忆里只有一些片段,还有一首歌,是朴树的《那些花儿》。后来只要听到《那些花儿》,就会想起这个电影,然后就会想起高三的时候,和我共同奋斗过的那些“花儿”的故事,尽管全是平凡的小事,却是占据了我生命里不可磨灭的高三生活的全部。
五
十年过去了,我清醒地知道,高考这一场考试只是一场比较重要的考试,并没有当时所认为的那么无可比拟。考好了不见得人生就一定能赢,考得不好也不意味着人生一定是输。但我从来不后悔曾经努力过,我也不认同改变命运的是酒量、关系、运气、爹妈和颜值。我们每一个去往不同大学的人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结交了谁,被谁影响过,怎样成长起来,这一切只有身处其中才有答案。或许最后的结果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如果没有拼命努力过,还会有比这更好的结果吗?有些结果,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站在同等高度争取,我们连资格都不一样,又何必强求收获同样的果实呢?资格这个东西,说来话长,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