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最后一天,和朋友约饭。席间,她突然张大嘴巴,筷子停在半空:“你一个学新闻的,21天读完了史记?我堂堂历史系硕士毕业的都要无地自容了。”表情在惊讶之外夹杂着些许的尴尬、嫉妒和欲言又止的迷茫。
我打趣道:“哈哈,那你就找块豆腐撞去吧!”
我并没有“真的”的逐字逐句读完《史记》,但与数万名学员一起跟随导师李源在精读班的学习,确实让司马迁和《史记》中的一个个古人在我眼前、头脑中鲜活起来了。
成年后,我把每次学习看作是一场知识社交。那么,参与“史记精读班”之前,《史记》在我面前只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几个空洞的字眼。而如今,我们虽然还没成为挚友,但起码已经相识,他的家世背景、求学经历、知道哪些八卦等信息都已经内化,成为我的一部分了。
10月7日是史记精读班第二期结课的日子,整理这21节课我自己总结出的21个“心法”,穿越古今、熟悉又陌生的新鲜感再一次扑面而来。
《史记》心得之一:当代读书人该怎么活?
读书的本质是读人。
哪怕历史,也没有绝对的“客观”“真实”,正史中难免有牵强附会,野史里自不乏言之凿凿。同样一件事,经不同人之口说出,可能味道大变。
所以,《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史记》。读之前必要先认识司马迁。
司马迁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少时学习经典,后随做了太史令的父亲移居长安,再师从儒学大家董仲舒、孙安国。可是父亲推崇道家思想,他耳濡目染多年,也深信不疑。所以,我猜司马迁认可:仁政加无为。这个态度,我之后在《史记》多篇文章中都寻见了端倪。
少时学习、青年游历、中年著书立说,虽遭遇宫刑厄运仍不改初心,终于完成《史记》。司马迁的人生三部曲确实坎坷,除了那厄运之外的步步为营,却都是知识分子向往的路径。总结到此之前,我的心里似乎只有我自己和我的愿望:“我要读书、学习、出书、办报、开店......”,却从未实实在在分析过——自己在社会中算是什么身份的人,这个身份的人一般都有什么“活法”。
这回,我放弃以往所有思考问题的方法,循着“极简精读”方法的路子迈出第一步:读书之前先查作者时,惊觉当头一棒!看着司马迁的经历,我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出生在一个小县城,从未做过农活,我从小是被家人按照读书人的模式培养的:“不用你做饭,好好读书就行!““你洗什么碗,写作业去!”“浇地、卖菜这不是你干的活,在家等着我们吧,你还要考试呢!”......但从动乱、饥荒走过来的工人父母,对我“读完书”后生活设想,估计就是捧个铁饭碗,正常上下班。我生活在和平、物质渐渐丰富的小城,抱着进入“象牙塔”就是进了保险箱的执念,竟然冥冥之中有一种“人生也许就像上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一步步走,按照既定轨道运行即可”的心态,对“读完书”后的生活,总是盲目乐观的憧憬,却从无实事求是的思考。
工作的头十年,在高校的特殊氛围,我还是活在自己的幻想里,也是够执着,够幸运。
直到这次借调来京,暂时的抽离让我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过往;为了消除学习焦虑四处上课,我遇到了“极简精读”方法,并且有勇气和兴趣打开了这部皇皇巨著《史记》,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
像司马迁这样,学习、游历、著书立说是一种活法;像曾国藩那样,学习、考试、做官统领一方是一种活法;像卢梭一般,学习、游历、著书并拥有一票粉丝也是一种活法......
我该怎么活呢?继续在写字楼格子间充当一张张电脑前的“打字机”,白天不假思索被领导安排、回家绞尽脑汁安排孩子?要选择一条路,就得知道有哪些路可供选择。
司马迁遭遇的厄运,就是汉武帝赐的奇耻大辱:宫刑。他因着著述史记的使命感支撑,活下去了。李源老师分析了汉武帝及其时代的特点后分析说,人生说白了一共就两条路:要么只求正义但一事无成,要么拥有权力但被付出代价(站在正义的反面,需要运用策略甚至阴谋)这两条路,每个人都只能二选一。所以,如果一个人迷恋大组织里的安全感,那ta终会成为权利的牺牲品。要么一事无成,要么成为炮灰。
可以推测,司马迁再清高,也不可能心甘情愿为汉武帝这样给她耻辱的主子歌功颂德,《史记》对汉武帝的态度可以想见了。
【我悟出的心法】那么当代的读书人到底该如何呢?在分工如此细碎的社会里,大组织的很多垄断性优势其实被打破了。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活法就是,运用“杠铃策略”度过思维再度升级之前的一段时间:安贫乐道的享受在大组织里的安全感,同时发展基于自己特长的小事业,当自己在经济、心理上对大组织的依赖系数越来越低时,你就可以考虑下一步的重大改变了。如果一直没有迎来那一天,你起码也不是现在的无名小卒了。
临睡前,好对自己说:司马迁和父亲两代人用“两生”生写就的书,别急,慢慢读吧。也别贪心,21天读不完的,得多刷几遍,刷到能把“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出自己味道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