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羊。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遇到非常多的问题,但是大多数育儿问题,我们都无法得到满意的答复,这是为什么呢?
当我们产生一个疑问,这个疑问可能是平时积压下的,也可能是恰巧看到某个博主分享观点时产生的。
多数时候,我们会发现博主的解释过于片面,或缺乏实操可能性,并没有完全解决你产生的疑惑。
我们可能会觉得博主不够专业,又或者认为自己的问题太难了,但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是我们提出的问题有问题。
只要换一个提问的方式,我们就能从同一个问题中获益良多。
你相信吗?
这就是我们要聊的话题:怎么通过提问学习育儿知识?
本文框架:
什么样的问题有答案?
怎么样的回答值得看?
值得一听的建议。
1、什么样的问题有答案?
有问题的问题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我们经常被自己的思维惯性所误导。
我们是如何判断一个问题的答案有没有价值的?
很简单,套在自己身上看一看。
发现答案并不是适用,我们就会得出结论:这个答案没有实践价值!
这就是典型的第一类思维误导:答案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参考。
比如为什么不能体罚孩子,有人会认为自己从小就是在棍棒教育下成长的,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所以所谓的体罚带来的危害不过是危言耸听。
第二类:过度使用因果关系或提前预设结论。
我遇到过一位家长,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时不时会走神,和家长反馈情况以后,家长认为是孩子的专注力有问题,并且说在家里让他写作业也是这样,屁股坐不住三分钟。
我问他,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也是三分钟热度吗?他说,那可不是,一玩玩半小时,可专注了。
同样的问题还会出现在自控力、数学天赋等这些老生常谈的事情上,这种直接由A到B的结论方式在家长身上屡见不鲜。
如果我今天戴了帽子,出门就下雨了,明天我又戴了帽子,出门又下雨了。我能得出我戴了帽子就会下雨这样的结论吗?显然是不能的。
当家长在孩子身上过度运用因果关系,或提前预设孩子的数学天赋不行就是遗传,带着这样的有问题的问题去寻找解决方案,又怎么可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呢。
第三类:缺少前提条件的提问。
最常见的这类提问就是:我的孩子厌学怎么办?怎么样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如果你打算读一本书或者学习一整个系列课程,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得到一针见血的回答,我的建议是尽可能地把前提条件加进去。
比如,我的孩子上初中了,小学时候对数学还很热情,但是今年突然不愿意写作业,而且特别迷恋手机游戏,比如,我的孩子上小学了,性格比较内向,只是喜欢自己画画和看书,这样是否会影响到她将来的社交发展?
就像讲故事一样,问题也是需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详细的因素支持。只有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问题才能有可能被聚焦并解答。
讲完了3类有问题的问题,我们再总结一下,什么样的问题有答案?
首先,“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参考的”第一类问题通常是事实性问题,它指的是我们想当然的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子,是基于个人知识面和科学知识的。比如自控力的发展。
这类问题看似争议极大,但只要家长愿意跳出自己的知识盲区,其实反而是育儿中极少数可以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第二类“过度使用因果关系”和第三类“缺少前提条件”的提问是典型的观点型问题。它指的是我们猜想的、推理的,有偏好的选择。比如学钢琴比学小提琴好。
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最容易产生争执。可以说,在育儿中百分之八十的问题都是这类没有答案的问题。
那提问还有意义吗?
当然有。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提问的意义不在于答案,而在于思考答案的过程。
2、什么样的回答值得看?
将问题得不到答案,全部归咎于家长不会问——显然是不对的。
现在的网路上充斥着大量的碎片问题,为了快速获取家长的注意力,有的回答掐头去尾,有的回答夸大其词。
这类回答往往是利用家长的知识焦虑和爱子之心博取关注,给出一个经不起推敲的答案,平白无故增加了家长的焦虑。
因此,我们可以优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但我们也要擦亮眼睛看到:什么样的回答值得看?
“孩子刚睡醒千万不要抱。”
“小时候一定要多抱孩子,否则......”
相信这样的内容我们一定看到过不少。以“孩子刚睡醒千万不要抱”为例,本质上是说教育需要适应儿童生理发育的特点,给予儿童充分探索的时间和发展注意力的机会。
而“后者小时候一定要多抱孩子,否则......”本质上说的是儿童的情绪发展,在出生的前几年要给儿童创造充满安全和信任的环境,对于儿童未来发展其他能力至关重要。
同样是抱孩子,其实说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这样碎片回答往往让家长最烦恼,仿佛做什么错什么,怎么做都是错。
也难怪家长一听到“某个专家说”,就气不打一处来。
那么,我们该怎么判断一个回答值不值看呢?
第一招:批判式提问
想想我们刚见识的3类问题,不仅可以用在反思自己身上,也同样可以用于检验作者的回答。
第一类:答案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参考的。
回答是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比如是以自己的孩子或者个别的案例结果以偏概全。是否提及科学依据,还是简单的我认为、我觉得。
第二类:过度使用因果关系或提前预设结论。
比如睡醒抱马上孩子就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种说法就是典型的从A到B的因果关系,人的各项能力发展不是那么容易就产生,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抑制的。
如果想要科学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就要系统了解注意力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只是一味地说明一些表面行为,只会让家长的养育束手束脚,无从下手。
第三类:缺少前提条件的提问。
以“小时候一定要多抱孩子”为例,小时候是指什么年龄段?多和少的区别是什么?是不是每一种性格的孩子都合适?
标题可以简短,但回答一定要细致。
带着这3类问题,家长再去看一个回答的时候,起码可以排除大部分虚头八脑的回答,大致判断是否有值得看的价值。
批判式提问可以帮助我们过滤一些情绪垃圾,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了,我们关注育儿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挑刺,而是为了学到有用的知识。
但知识那么零碎,我们该怎么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
这就要用到第二招:框架式提问
以初中数学为例,当学生完成一道数学题,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要明白这道题要考察哪个知识点,考的是概念理解还是实际应用,属于代数还是几何问题。
当学生能够这样系统思考一个问题,不管结果是对还是错,他都能获益良多。
我们常说的要把知识吃透,讲的就是这样有框架的思考方式。
同理到家庭教育,这样的思考方式也是适用的。
根据毕生发展理论,孩子成长分为三个部分(后续文章会详细介绍),就像三条互相交错的大马路。就像初中数学可以分为几何和代数一样,这三条大马路,就是我们最基础的框架。
还是以“为什么睡醒不要抱孩子”为例,用一个简单的框架式提问,我们可以问三个问题。
这是关于哪个部分的问题?为什么?怎么做?
这是关于生理发展的问题,睡醒不要抱的原因是为了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自由探索,所以我们可以等孩子玩一会或者呼唤父母的时候再去抱他。
在这个问题中,家长最应该注意到的重点信息是:不干涉婴幼儿的自由探索,因为探索可以全方面发展孩子的各项能力。
这是需要参考系统的框架才能得出的答案,而“睡醒”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噱头,它可以是“睡前”也可以是“饭后”,“抱”也不是重点,它也可以是“玩”。
很显然,框架式的提问对家长来说更难。
首先需要学习到相关的背景知识,其次,要有清晰的思考方向。
但框架式提问的效果也是出众的,真正做到从每一个问题中获益,而不是被一个又一个冒出来的问题牵着鼻子走。
这很难,但值得做。
老羊会在今后的文章中,手把手,一步步填充家庭教育的框架。
3、值得一听的建议
有了框架,问题就得到解决了吗?当然不。
但一个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往往带给家长最大的焦虑。
怕错过、怕做错、怕太过。很多事情都是你做我也做,劳民又伤财。
关键是做了不一定就好,可能做多还错多。
减少焦虑的方式绝不是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最好的建议就是不要轻易听别人的建议。
如果家长寄希望谁可以给你一个标准答案,告诉你孩子应该怎么发展,这几乎是不现实的。因为你的孩子只有你自己最了解,更何况孩子本身就一直在剧烈变化,他的大脑在变,身体在变,兴趣点也在变。
家长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就顺其自然发展,这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也是不现实的。
焦虑的原因在于抉择,减少焦虑最好的方式就是思考。
有些问题是可以想的明白的,就像如何科学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有了框架,知道了原理,科学养育,自然就没有那么焦虑了。
这类拥有具体答案的问题,在今后的文章中更多以科普教育的方式呈现。
而有些问题是需要平衡和取舍的,就像让孩子学音乐还是篮球,或者两者兼顾。哪怕知道了原理,依旧需要家长权衡利弊,综合分析。
中国的家长普遍看的很远,有多远?最近的都可能看到了中考、高考。再远一些的,职业发展、结婚生子。于是竞争的焦虑不可避免提前蔓延。
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我们对未来知之甚少,现在排名前十的热门工作在十年前都还没有出现,而未来十年二十年炙手可热的职业,大概率现在也还没出现。
我们在培养着还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职业的孩子。
关于取舍平衡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在今后的文章中更多的是以我个人见解的方式呈现。
4、
聊了这么多,有家长会疑惑,懂了这么多我孩子就会变好吗?
不一定。
从孩子出生开始,需要父母做的事情就逐年递减,更多的时候,在“不做”的时候,你怎么说,怎么反应,怎么活,才是孩子成长的根源。
有一个传闻,西贝莜面村问华与华营销公司,我每年给你那么多钱,为什么我的营销策划(亲嘴节)每年都一样。
华与华回答说,你付钱给我,正是因为我阻止了你善变的冲动。
每一次建议都可能是一次帮助,也可能是一次误导。
学了那么多,看起来做的少了,其实是你心里接受了。接受孩子的差异化,接受孩子的慢慢成长,接受了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今日思考:
用批判式提问的方法,检验回答:“双减”是减掉不优秀的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