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一海归女博士带着5个月的女儿跳楼自杀,初步调查显示该女士患有抑郁症。
据统计,自杀者中抑郁症患者占据很大比例,也可以说,在各种心理障碍中,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最大。
因此,重视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和恢复,就需要全社会关注,需要人们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帮助。
记得很多年前,南京有位优秀女教师培养的女儿,自小成绩优秀,组织管理能力强,不用父母操心,以德才兼备成绩升入大学读书,成为父母亲人的骄傲。
后来女儿提出要出国学习,出国后不久即自杀。这时候父母从孩子遗书中才得知,孩子早在中学时候就患有抑郁症,完全靠自己意志力克服。
而主动选择到国外读书,也是这个孩子最后一搏,希望自我救赎,试图用环境变化自我治愈顽疾,然而终于无能为力,绝望中放弃生命,撒手而去。
这个母亲痛苦欲绝之际,回忆孩子过往生活细节,才明白孩子早有痛苦迹象,只不过自己忽视了,仅仅沉浸在孩子优秀表象下。
作为自我救赎,这个母亲对她的班级学生做了最后一次班会,主题就是关注心理健康。这个事情当时广为报道,真的让人潸然泪下。
这给了社会大众一个最大启示:我们该如何看待抑郁症患者,又该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
用理性态度接纳抑郁症患者
大多数人,知道那些抑郁煎熬想不开而自杀或者试图自杀者,震惊之余,常常用道理方式说,“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这正是大多数人对抑郁症的误解。
我们必须正本清源,真的理解、共情患者,才有可能提供有效、耐心帮助。
著名心理学家许又新教授指出,作为病态的抑郁症,核心体验是心境低落或极度消沉,如同“掉进一个没有底的深井,而且永远在往下掉”,很难用普通语言表示。
有两位抑郁症名人都叫威廉,一个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语言大师,一个是哲学兼心理学家,都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抑郁体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威廉写道,“这是一种积极活跃着的苦楚,是精神上的神经痛,正常的生命是完全不能理解的。”这种“生命的消沉”,非常容易导致强烈自杀意图。
这里,我们可以用处理孩子问题来打比方。
当孩子出现问题后,陆续出现四种不同治疗思路,也是我们加深认识心理问题特性的过程。
首先是“治疗”孩子,认为孩子问题需要孩子来承担和负责,后来发现孩子问题是养出来的;
于是又“治疗”家长,理由“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第一责任人,但父母能力有限制,且也是尽力而为了,治疗父母引发反弹,父母也很委屈。
再次就“治疗”家庭,因为家庭是个系统,不是亲子哪一方出现问题,而是系统运转出现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关系先于且大于教育”。
最后发现“孩子问题是成长问题”,就是说成长必然伴随着挫折,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
这样多种思维碰撞下,处理孩子问题时,就要综合考虑,先接受,再改变自我,目的处理关系,最后改变问题。
不是直接改变问题,而是间接改变问题,这正是心理处理问题的思路。
对待抑郁症患者态度,也可以借鉴如下:
首先避免直接“指责”患者,谁都不想得病;
其次避免“指责”患者家人,都不容易。
再次要“关注”家庭系统,确保家庭关爱支持到位。
最后接受“成长问题”,如同《少有人走的路》开篇所说:人生苦难重重。
用爱心和耐心陪伴患者
有了上述治疗思路,帮助抑郁症患者,就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再次识别抑郁主要症状,也就是抑郁心情的具体化,许又新教授的《精神病理学》书中提出有6项,与心境低落互为表里,包括:
兴趣减退或丧失,“没有任何生活乐趣”;
丧失自尊和自信,“十足的废物”;
无助感,“掉进大海中间,任何人帮不上”;
积极性和动机丧失,“什么也不想干,什么也做不好,连想都不会想”;
无望感,“前途灰暗”;
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不是具体事情无意义,而是生活中一切都没有意义”。
还是可以借鉴处理孩子问题思路。
先去正规精神科做专业诊断,确诊后要接受自己或者亲人患病现实,按照医嘱服药以及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标识之一,就是接受发生的事情,这样虽然无法改变事情,但是可以改变我们对事情的看法,由此合理应对,接受挫折挑战就是人生必修课。
其次用关爱和关系表达对患者的帮助,家人亲人的良好关系就是最好的资源,有人用如影随形的黑狗比喻抑郁情绪,走到哪里跟到哪里,良好人际关系就是帮助病人与黑狗和解的良药。
再次就是作为患者亲人,先改变自己言行,注意自己不当态度和行动,要心态积极,先保证自己规律生活,心理健康,带动患者慢慢恢复,比如有规律的一起去运动,晒太阳,做活动。
最后就是作为患者本人,接受专业治疗和专业咨询,坚持表达述说自己感受,利用好社会支持系统资源,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爱好活动坚持,这个活动与自己原有工作差异越大越好。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就曾是抑郁症患者,在家人关爱和自己积极配合治疗下,最后获得康复,期间痛苦无法言表,因为说出来的痛就不是痛。
对此,作为社会和家人,真正理解接受抑郁症患者无法言说的痛,才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帮不上忙,但是不能帮倒忙,而这依然离不开的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