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已然进入了一个全民竞争的时代。孩子还没出生,家长就忙着胎教。出生以后,为让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学这学那。新闻媒体上,家长们为了赢得重点学校的面试名额彻夜排队的新闻也时有耳闻。不仅孩子苦不堪言,家长更是焦头烂额。曾有媒体报道,一个孕妇整天把录音机放到肚子上,声音开得大大的,结果损坏了胎儿的听力。
希望孩子未来有出息,能在社会竞争中胜出,这个目标本身没错。但如果认为孩子的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在孩子年幼时就把他推入竞争的洪流,这就错了。
01 从小竞争的孩子无法拥有大格局
小宇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遗传了父母的智商的小宇小时候很聪明。父母对其寄予厚望,一直不停地给他励志,要他处处胜出,小宇达不到,父母就不停地失望,不停地对他训诫……现在小宇成年了,对自己很不满意。看他发的微博大致分为两类,不是励志就是抱怨,情绪总在两个极端跳跃。
从小被父母逼着参与竞争的小宇总想做出个样子给父母看,但又力不从心,集合不起体内的能量,因此只能在励志和咒骂中纠结着过日子。如果童年的生活总处于斤斤计较中,大格局又从何而来呢?
02 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前几天,同事菲菲说起给孩子择校的事。为了给孩子择到一个市级重点幼儿园,倾尽全力,想了很多办法,找了一些关系;同时,因为幼儿园要用考试选拔孩子,为了在选拔中能有好的表现,同事早就做了准备,教孩子学了不少东西。但最后却没能被这家幼儿园录取,只好选了一个普通幼儿园。得知这一消息后,年仅三岁的孩子居然嚎啕大哭,并在接下来的日子,只要一提上幼儿园,就伤心不已,对于上普通幼儿园非常排斥。
让幼小的孩子去竞争,不是给孩子助力,而是给他制造阻力。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过早被推入竞争洪流对孩子造成的危害远不止这些。
一、破坏孩子的合作能力。
小皓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每天给作业、考试、纪律等方面“表现好”的学生发放小红花,定期评比谁得小红花多,多的人受表扬,少的人挨批评。老师还每天评比情况发送给每个家长,这又大大地激起了大家的攀比心。而小皓得小红花总是很少,妈妈就经常批评他。结果小皓对得小红花比他多的同学产生了敌意,还数次向老师打同学的小报告,甚至偷同学的小红花。
英国教育家尼尔说过,“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证实,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痛苦和挫折常常引起敌意。所以,并不是这个小皓的品行出了问题,而是被一步一步逼到这里。
当下,学校经常花样翻新地制造着评比,并不考虑这些评比设计的合理性。在这样的评价中,孩子在童年时代无法发展诚实、友善和宽容,成年后,也就无法发展出合作的品行。而合作的能力恰恰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小智是班里的班长,为了不丢掉班长的职务,每节课都坐得笔挺,蚊子落到胳膊上,都不肯去打一下,生怕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宁可让蚊子叮一个大包。这个孩子可能会得到老师的赏识,但这种反天性的行为肯定会在生命中留下硬伤,病灶不一定在什么地方暴露出来。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活动能力是有限的。努力自我控制的人——强迫自己吃胡萝卜而不是巧克力,或压抑被禁止的思想——随后在遇到无解的难题时,会更快放弃。”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即使他们在某些时段获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功,但紧崩的神经始终处于险象环生的境地。有不少“成功人士”,我们发现他并不快乐,总是活在焦虑和紧张中,甚至有些人自杀了。因此,竞争的后果往往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击倒自己。
三、损害身体健康。
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发育当中,太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生理发育。竞争带来的长久的、超负荷的压力首先会在情绪上积淀毒素,影响做事效率和品质。而情绪上的毒素太多,又会影响到生理健康。研究发现,压力或睡眠不足会影响儿童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身高,也有可能表现在机体其它方面,比如皮肤病。
英国教育家尼尔就有一个值得家长重视的发现,“我从未在一个快乐少年的脸上发现过暗疮。” 哲学家弗洛姆也发现,我们的身体对幸福与不幸福的反应,统统比我们的意识对它的感受更明显。
童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龄段,就像麦苗从小绿芽生长成硕壮的麦穗必须需要充足的时间和阳光雨露一样,需要较为漫长的岁月,以及严格的、不可愈越的顺序。因此,家长需要警惕自己的过早地把孩子推入竞争的轨道,这不是爱孩子,是在害孩子。
03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朋友萱是一个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对儿子的教育很严格很上心。以前的她非常计较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在学校的其它排名,这让她和孩子都感觉很累。她也一度简单地把这种困扰归咎于社会竞争、学校和老师。后来她慢慢意识到自己这种受害者心理很是可笑,其实主要是自己的焦虑和虚荣心作怪。放下这些,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学校还是那个学校,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以前孩子考试不好的话根本不敢跟她说,现在却能用坦然的语气告诉她“卷子好难,我一道都不会”,她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不亚于听到孩子说“全都会做”。
朋友的计较和竞争把自己和孩子都弄得心力憔悴。当她意识到是自己的焦虑和虚荣心作怪并勇敢放下的时候,她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明媚起来。要想让孩子长大胜出,家长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家长要克服自己的虚荣和恐惧
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而是“虚荣”和“恐惧”。在本已险象环生的人生中,虚荣是一种自残行为。可以说,哪里有虚荣,哪里就有自我伤害。有些人命运不济,与其说是运气差,不如说是虚荣作梗。放下虚荣,就能减少消耗,节约生命成本;克服恐惧,就会降低贪婪,享受生活之从容。
二、注重儿童的向内积累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最重要的手段。
三、培养儿童的好品格
当下乃至未来,人们比拼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来自更高层面上的价值判断、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这正是俗话所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与其着力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设想一个孩子体质好,心理健康,有求知欲,开朗友善,自信平和,那么即使他从未听说过“竞争”这回事,在未来的人生中,有什么样的竞争会打败他呢?
阿里巴巴马云曾经历种种挫败,却一直坚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说,“一流高手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以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中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敌;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这句话道出了他的成功秘诀。
放下竞争意识,才能拿起竞争能力。这正是老子说的“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