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喜请喷,别憋着!
去年我最初接触简书的时候,关注了很多鸡汤正能量的专题。那段时间总能看到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文章比如:《最有效的学习:适合自己,而不是生搬硬套》,《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比瞎勤奋更重要》……。这些文章都指向了一本书,它仿佛学习的圣经,拿到它便踏上了成功的捷径,它的名字叫《学会学习》,作者是个叫做斋藤孝的日本人。
受到当时各种推荐的影响,我也很早便买了来,但最近才翻看完。书不厚,区区12万字左右,你若真把它视作学习的圣经,首先从内容上来看未免有些单薄。更何况这本书除了作者本人的学习方法以外还介绍了16位名人“各具特色”的学习方法,你怎么可能寄希望于作者能把该表达的内容在这样的篇幅里都表达清楚呢。
以上的判断只来源于我看到此书字数后对内容的推断,那么接下来就说说看完这本书所有的内容,我的感受。
如果我是一名中学生,我会给这本书打60-70分,这个分数代表这本书是值得我利用时间去阅读的,同时我也能从书中学到一些思想和方法。这本书的价值随着中学生到大学生到职场人士的年龄递增而贬值,到我这岁数可能只能给它30分了,即看了浪费时间,但也能从书中找到那么几句有意义的话,总体感觉还是被恶心到了。
首先此书内容比较空泛。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第三部分介绍了作者自身对于学习的见解和方法,第二部分罗列了16位名人的学习方法。出版公司很人性化的为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了加粗,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在一、三部分的内容中,作者阐述了很多自己对于学习的看法,说了很多看似正确但是没太大意义的话,比如:
你之所以现在学不好英语,是因为你没有制定战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说的对,但我觉得我学不好就是因为我不够努力!
选择参考书和练习册就好比是相亲,必须不断尝试才能找到与你最般配的那一个
说的对,但老师,我都毕业了,也特么没找到一个跟我般配的参考书和练习册啊!
搞清楚为何而学,如何去学更为关键
说的对,但我好像在无数鸡汤文里面看到过类似的句式!
其实文中作者大部分的道理我们都是知道的,他只强调了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学习才能高效。但他可能没有想到,抱着手机看鸡汤的年轻人知道的方法不比他少,一个个都跟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一样,知晓各家招式,自己却手无缚鸡之力。究其原因不是不懂方法,不知道怎么做,而是踏不出那一步,踏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因为蜕变往往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让自己没有那么舒适,甚至是没有安全感才能最终获得的。在学习中方法很重要,努力很重要。有方法不努力或者没方法很努力,肯定无法实现高效学习。懂方法,很努力,也未必能有蜕变。没有首先让读者树立跨出自己舒适区的决心,谈方法,灌鸡汤都是扯淡!
另外,内容没什么养分也就算了,他还没诚意。好比一个厨子菜做的一般,摆盘他还特别粗糙,既不好吃还不好看,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作者在书中介绍了16位名人的学习方法,乍一听牛逼到爆炸,就好比奉上了16大门派的秘笈,这分明给人一种秒变武林至尊,登上人生巅峰的即视感。当你翻开秘笈一看,里面画的都是招式,没有与招式搭配的内功心法不说,有些招式画的还不全, 甚至还有画错的。本想发奋修炼的你,只能拿着这秘笈当连环画看。
我相信每个功成名就的伟人,他们都有自己一套奉行的学习方法。这套学习方法有共性,比如大部分都强调持之以恒,专注。也有个性,这些个性便是作者提炼出的这16个方法。其实,所有的学习方法都应该是共性与个性结合起到的作用,过分的强调个性,容易让人忽略掉做什么都需要持之以恒,做事专注这些基本素质。
书中作者对于名人们的学习方法的了解,绝大部分来源于该名人的传记,有些名人传记有可能只是一段文字甚至是一句话涉及到了该名人的学习方法,便被作者采纳进了他的书中。比如作者通过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当然这本书是村上的随笔集并不是传记)总结出了“体能强化法”的学习方法,作者说“村上坚信想要坚持写好长篇小说,就需要通过体能强化,锻炼自己的精神力与体力。”做为看过村上这部作品的人来说,作者这么生搬硬套还不如说,村上坚持跑步保持良好的体力,已备在追逐诺贝尔的道路上继续陪跑靠谱呢。这样的引用有点儿像我们高中时写议论文使用的论据,未经深入了解该论据,使用过程中容易让人感觉牵强,不具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你我都知道,我们使用的有些论据极为片面,只是为了论证而硬搬上去的,因为不写论据没分,写了多少还能有些分数。作者第二部分的绝大部分内容给了我相同的感觉。全书将近一半的内容集中在第二部分的16个名人学习方法,中间还穿插了很多传记原文引用,这样的内容不仅不具有说服力,还让人觉得像在凑字数。
当然,这本书我还是要给它30分的,因为作者重点向人们阐述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观点我是认同的,里面关于学习的一些方法的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比如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命名思考法”里面遇事为其命名的思考方法,其实就是遇到任何事考虑为其命名,从而驱使自己总结其核心意义,这样的思考方法的确是对我有启发性的。
本书导读中小林照幸说“经济泡沫时代一掷千金的生活习惯,令人们忽略了脚踏实地的努力”。放到当下的中国这句话也有几分贴切,那些拿着手机从鸡汤文或者类似的书籍中找方法的人们,还请意识到,离开了努力,谈方法只会让你沉湎于成功的幻想中,踏出你的舒适区去战斗才有机会获得你所幻想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