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木陆
上了大学之后,感觉没有了高中的紧张感,有了更多时间和自由,但仿佛并不是很快乐,因此我分析了下,可能有如下原因:
1.没有盲目乐观的未来,如果你可预见的未来并不比现在更好,那么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哪怕是盲目乐观的,但是期望其实有时就是人的一口气,人就是靠着这口气在撑着。所以想象自己的将来有什么美好的事情,想象自己将来会成为怎样成功的人。
2.没有自我产生的优越感,当不和外界比较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普通人,没人关注你,也就没有让自己变好的欲望,人虽说要超越自己,但终究还是群居动物,在和人的比较中才能发现幸福感。没有比别人强的事情,或者觉得比别人强也没有多大意义,那就矢去了奋斗的动力,所以找一件事,比别人做得更好,一点点进步。
3.庸人自扰,闲下来就会想一些有的没的,会想一些可怕的事情来吓唬自己,比如自己得了癌症可怎么办,上街发生车祸怎么办。你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就像杞人忧天一样,活着比死要难,不止有死亡这一件事可怕,还有很多你可能都没想过的事,但是在没有发生的时候,就不要自己臆想,真正经历和你想的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事情不用想通,不要想就可以了。生死由命吧。
4.寻求认同而不得,大学里缺少社交,可能也是原因之一。高中时那种单一评价体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只要学习好仿佛就拥有了一切。习惯了那种生活之后,大学评价优秀的标准多元化,忽然没有了可以让自己骄傲和炫耀的东西,内心没有优越感其实挺可怕的。还是要做一些事做成功,让自己的自信建立起来。学习也算。
5.缺少和人的交流,总是自己思考,却没有和人交流,就像自己有绚丽的羽毛却要藏起来,不如找个时间,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整理,发表出来,或者看看别人的书,寻求共鸣。
6.看似自由,实则束缚。大学很自由,但其实什么都做不了,有的只是大把的时间而已,可这时间也不是自由安排的,总得来说,缺钱。还引起了时间太多,太闲而产生的空虚和无聊。
7,缺少内心深处认同和可实现的目标。可能你每天忙忙碌碌,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觉得自己即使做了也没有意义,当然就不可能打起精神来,建立一套相对稳定的三观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有可能是目标过于宏大,导致不能着手实施,会让人产生挫败感。
总得来说,一部分是缺乏成就感,一部分是缺少安全感,成就感其实你只要做好一件事,不断做,做到极致,成为行家就好了。安全感吗,一是回家一趟住一段时间就好,另一方面,你担心的是什么,你担心有作用和意义吗,如果没有就不要去想了,因为除了死亡,还有传染病,还有天灾,还有各种绝症,还有人为的飞来横祸,你能改变的很少,不要在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心情精力导致那些本可以改变的事也无能为力了,我们还有人要去守护,还有人生意义要去实现,还有短暂的时间需要放松放松,没有空闲来庸人自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