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在日照,跟同事那知道明天飞回北京的航班有很大概率延误一小时以上,两小时以内。正好最近在学一些风险相关的工作内容,第一时间反应是买个航空延误险,花费了一些时间,却一无所获,所以有了以下内容。
一、延误险不见了
在网上一搜 ,铺天盖地的航空延误险的内容,但实际上这些内容集中在去年上半年左右。
仔细核对了网上提到的几个入口,先来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的延误险下架,人保的延误险要求4小时才赔付,小马保险的延误险永远都在售罄状态。再看看传说中要颠覆传统保险业的互联网公司的两个大佬:支付宝根本找不到延误险的入口,微信的延误险查了好几天的,全是售罄状态。延误险说好的互联网颠覆不但没有出现,还让保险公司连仅有的一些产品都不见了。
二、延误险为啥不见了
没有能买到合适的保险,心情极度不好的我做了一些推断,正确也好错误也好权当娱乐了。
首先,做延误险这个事情本身不赚钱,传统保险行业没走持续投入的精力。航班延误两小时以上的几率随着全国空气质量下降,航空公司的航班有增无减,机场容量有限等情况,导致延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难以达到收支平衡,是个赔钱货,比起其他险种,不赚钱的产品赶紧下架了。
其次,互联网公司无法获得目标客户。虽然互联网思维是要做“羊毛出在狗身上”的生意,但这个延误险的肉包子打出去,却没聚拢流量,没形成流量的大生意,终其原因还是乘坐飞机的人太小众,跟互联网的草根气氛多少有点出入。这个东东与当年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都是想做飞机用户的增值服务,最后都没有得到好结果。
三、延误险的反思
做一个产品,还是得多考虑商业的本质,是不是能赚钱。不能直接赚钱的话用其他方式能不能变现,做好商业模型,才能真的做好一个产品。
附:现在是6月30日晚上8点55,我需要乘坐的飞机备降济南,还没到日照。该买个人保的延误险的,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