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到朱家角去玩,在课植园中看到这个垃圾桶,是个很失败的公共设计。
首先垃圾桶的投掷就是个不方便的地方,这是工业设计的范畴。
接下来分享一下自己对于这两个图标的思考。
问题一:使用形状一样的图标,没有任何引导,而且图标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问题二:文字引导只有中文,不符合朱家角有大量外籍游客的4A级旅游景点的身份。
问题三:只使用颜色区别,对色盲用户毫无帮助,而且颜色使用不符合垃圾分类的国际标准
对于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已经有了大家十分熟悉的图标,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直接换成如下两个图标,加上英文文字,还可以根据游客量的数据适当加入别国文字。
再想得深一层,垃圾分类已提倡多年,可是对于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范畴,哪些属于不可回收范畴,大部分人我想都是模棱两可的。这样,我们可以依据景点中经常出现的垃圾绘制成识别性较高的小图标,加入图标中,这样游客有“我这个该投进哪边?”的疑问时,垃圾桶就可以帮他解答这个问题了。
生活中到处充满了体验,应该勤思考,方可避免习惯带来的麻木体验。这也是我建立此文集的目的,谢谢简书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以上。关于这个垃圾桶,如有更好的建议或是其他的思考,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