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是刘震云先生获奖无数的短篇小说,学生时代读起这本书,感觉小林和妻子每天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个不可开交简直是无聊,甚至想,如果换成我,肯定会选择离婚。
对呀,与其天天吵,何不离婚呢,一个人可以去追求诗和远方呀,那时认知肤浅的我,满脑子充斥着青春偶像剧的浪漫桥段,确实不适合读这种描述市井百姓的文学作品。
昨天在喜马拉雅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晚上闲暇的时间就又听了一遍,文章里描写生活里琐碎的片段,突然很多场景化的在眼前铺展开。
当时我自己吓了一跳,还没有结婚,怎么就有了这么深刻的感受?这让不禁对比起了两次接触这本书的自己。第一次看着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校园,身边飘散着青春青涩爱情的味道,现在看这本书的时,已经身在职场,身边飘散着是柴米油盐的烟火气。
公司里整体员工尽管偏年轻化,大多都是90后,但这个年龄的人,在恋爱里早已浸染多年,不是刚结婚就是要领证,她们聊天的内容通常是这样的:
刚发工资还完房贷下半月的生活又拮据了,喜欢的那件衣服到底该不该买?
孩子又开始哭闹着不吃饭怎么办,真是够让人生气的!
老公总是不爱洗澡该怎么对付?
某某商品又涨价了,哪里能买到便宜的.......
这些抱怨的话,一开始通通被我纳入了负能量的范畴,耳朵开始自动屏蔽这些内容,因为他们口中的那些琐碎让我厌烦,甚至会感觉到婚姻的压抑。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发现,他们好像不是我以为的那个样子,我听到她们开心的说喜欢的那件衣服降价了,看到他们工作之余参加制作儿童简餐的课程,在朋友圈发现她们的周末有和老公一起烛光晚餐的照片,照片里笑颜如花,分明是恋爱时才会有的样子。
慢慢的我发现,他们不就是当下最普通的那些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生活缩影吗?生活的琐碎会抹去很多激情,但是留下的温存还是会浸染在生活的细微之处。
婚后的生活听起来,确实庞生了很多小的枝节,但在琐碎的间隙,也会夹杂很多小快乐,就像小林和妻子给孩子看病回来的路上,仅仅一份炒肝就仿佛回到了恋爱时那斑斓的日子。
婚姻应该是会让人成长的,快乐也会变得简单,婚后的快乐,需要的不再是999朵玫瑰那样的大惊喜,而小窃喜就有足够,这种小窃喜可能是抢到了一家店里的优惠pizza,可能是晚餐多加了一个菜,也可能是一张旧照片触发了恋爱时的回忆。
生活琐事多了,人的记性就不会太好,所以一件小窃喜的事情往往就会冲淡很多烦恼,生活的一地鸡毛也会显得不那么糟糕。
这可能就是我在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对小林和妻子吵架的桥段印象最深,第二次反而对他们之间短暂而愉快的相处关注更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