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7岁花季少女,在深冬选择走入冰冷刺骨的池塘结束自己的生命,从她放在岸上的手机,破解到并非因爱情而是亲情。
为这个女孩深深惋惜的同时,发问于父母,你不是爱孩子吗?为什么孩子不知道?
这个女孩尸体被打捞起以后,警方迅速通知其在远方务工的父母,然令人震惊的是父母竟然为坐飞机还是火车而权衡了一天,最后驾不过省钱的盘算,选择坐火车,在孩子过世的第三天,父母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家。
这个真实的故事说到这我想我没必要再往下说,各位看官已经明了,这对父母爱孩子,但是这种爱却被金钱给模糊掉了。孩子并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反观我们的生活,我们标榜对孩子的爱,孩子能感受到吗?他喜欢吗?
今早有新闻报道亲生母亲虐待女儿,我想除了像这种极少数不配为人父母的父母,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是我们的爱孩子未必接受和喜欢。
作为母亲,我爱自己的孩子,就像曾经有朋友说她不想生二胎的缘由是怕二宝会分走她对大宝的爱。我也是生怕孩子感受不到我对他的爱。
我会常说:我爱你!
父亲的怀抱安全,母亲的怀抱温暖。对孩子来说,越小越期望与父母的肢体接触越多,不要吝啬你的语言,抱抱孩子,说:我爱你!
有个青春期男孩文化课成绩不好,却对音乐甚是痴迷。孩子的爸爸是典型的控制型父母,把孩子从录音棚一次次拽出来,认为孩子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一切都是不正当的事,甚至还和支持孩子实现梦想的妻子大吵大闹。
孩子负气离家出走,到了以前的老师家里,向老师诉苦,说想和爸爸脱离父子关系,在老师一晚上的精心疏导下,孩子同意和爸爸进行一次详谈。
老师两边做工作,最终父子达成协议,孩子可以追逐梦想,但是要努力完成文化课程。最终在老师和妻子的鼓舞下,爸爸伸出双手,敞开怀抱,儿子也有些害羞和迟疑走向爸爸,最终他们抱在了一起,爸爸向孩子道歉,不该那么生硬地对他,应该听听他的想法,并对孩子说:儿子,我爱你!
孩子哭了,也笑了。
《小王子》里说,
我们不能因此就苛责大人,
小孩子要懂得去包容大人。
或者说在父(母)子、父(母)女关系里,
包容的那个人很多时候真的是孩子。
看吧,其实孩子需要的并不多,不是吗?除了我爱你,就是尊重。
尊重孩子才是对孩子最珍贵的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尊重是人重要的需求之一。
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不仅是大人,小孩子也一样。为人父母者大多都懂的这个道理,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我们喜欢把爱和控制绑在一起,却独独忘记尊重。
重温纪伯伦的那句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
却并不属于你。
这句诗成了我的育儿前行路上的一盏指路灯。面对孩子,我时刻提醒自己,他不只是你的孩子,最重要的他是他自己。
孩子的成长就是和母亲是渐渐分离的过程,记得我家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和邻居姐姐一起玩,他们在离我有些远的地方。
刚开始孩子像往常一样,时不时要回头来看看我还在不在旁边,后来,他们玩起了踩气球的游戏,小家伙很投入,浑然忘记妈妈的存在了。我看着他的背影,我感觉孩子正成长为他自己了,心里为他感到高兴。
除了危险之外,我不愿意给孩子设定各种人为的界限,孩子3岁多,我时常在他身后,看他自己出现在各种社交关系里。
在超市里去买菜,他主动去找阿姨称菜;买玩具,自己划算自己手中的钱,能买到哪种才最划算。
或者和小朋友一起玩,争执也是常事,不需要介入我尽量旁观,他会学着妥协,或是给对方道歉,或是商量着拟订他们自己的规则。
看尹建莉的《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一个故事记忆犹新,一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是高学历,奶奶曾是单位主管会计,也很能干,且非常爱干净。
家长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因为吃手的问题和孩子纠缠不清。最初阻止孩子吃手,家长采用的是讲道理,告诉孩子手很脏,不能吃,他们感觉一岁半的孩子能听懂了,但孩子一如既往。发现讲道理没用,就来硬的,采用打手的办法,轻打不起作用,就狠狠打,但这只能起一小会儿作用,孩子一停止哭泣,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把手伸进嘴里。
后来,负责照看孩子的奶奶拿出缝衣针,只要孩子的小手一放进嘴里,就用针扎一下,并把针挂到墙上,故意让孩子看到,但这也不能吓住孩子。后来家长还采用过给孩子手上抹辣椒水,每天24小时戴手套等各种办法,可是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并且越来越严重。听家长说,孩子还特别爱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可以连续哭号两小时,甚至会用头猛烈撞墙,全然不知疼痛。
后来男孩的大拇指已被吃得变形,两只小手布满破溃的伤口,伤痕累累,但孩子好像完全没有痛感,还在用嘴啃咬双手,用指甲抠开血痂。
更糟糕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出现严重障碍,不会和人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基本不回应,目光总是回避开来,神情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
家长希望用各种规矩培养出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可是往往不顾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状态,生硬地把认为对的规则按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越过这个规则,就会承担犯错误带来的惩罚。
这样的规则真是爱的规则吗?规则的制定者真的懂规则吗?爱真的需要那么多规则吗?
尊重孩子,是时代发展给予所有教育参与者的共同要求。我们这一代人,已经面对着一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而我们的孩子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更加难以预测的开放性社会。未来的是我们无法预量的,用我们有限的知识和认知去绑定孩子的认知和行为,无疑是给孩子套上了笼子。
真正的爱就是能说出来的爱,让对方觉得舒服的爱。对孩子、爱人、父母皆是如此。
我是日记星球335号宝宝因心如月,这是我的第6篇原创日记,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12期21天蜕变之旅第6天,你也想要蜕变成蝶?欢迎加入日记星球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