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沉迷于拆书而无法自拔,以至于写文章脑子也不够用了。不过可喜的是,成绩还算不错,拆书进度已过半程,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面世。当然,说自己沉迷其中,有点言过其实。沉迷意味着亢奋和快乐,而拆书是一件极其费脑子的事,绞尽脑汁,对着屏幕发呆半晌而一个字都写不出也是常有的事,只能说我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又太多。
虽然拆书的过程比较艰辛,但收获的确很大。主要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这里就分享一点点在被各路作者折磨的死去活来的过程中的感悟。
首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才能把一本书读透。很多人觉得书读完就忘了,在想用的时候压根想不起之间读过相应的知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哪怕书读的很透,如果不经常运用,时常拿出来回味,遗忘几乎可以说是一件必然的事,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毕竟人的记忆能力有限。
当然,这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重点,今天要讨论的是如何把一本书读透。很多人认为读完一本书,能够讲出书的核心内容,或者用一句话概括书的中心思想,就算读懂读透了。这其实也没错,但还不够。我们除了要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还需要知道作者是怎么讲的,也就是作者的论证逻辑。即作者围绕书的主题,利用哪些论据、哪些例子,通过何种方式或脉络将这个主题阐述清楚的。特别是国外的书,逻辑性特别强,通常全篇只讲一个点,但是讲的很透。作者会通过各种你所想象不到的途径来解释他的观点,哪怕是那些看似与主题毫无关联的八竿子打不着的内容,也都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要想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就必须厘清作者的论证逻辑,否则就会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那么,我们知道了书的主题,也掌握的作者的论证逻辑,是不是就算读透了呢?其实还不够。这里我又要把查理·芒格先生的经典语录重申一遍:“如果我不能很好的反驳某个观点,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但凡科学的观点或知识,一定是可以证伪的,也就是存在时间窗口和适用范围。世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很多知识以前有用,但现在已被淘汰,而我们现在拥有的知识,未来也会被淘汰。对于你有用的观点,对于我可能没价值。这个观点用在学习上可以事半功倍,用在工作中就可能事倍功半。那么,回到书中,作者的论证逻辑再完美再严密,也是同样可以证伪的(那些号称一万年都不会过时的所谓成功学书籍你可得长点心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些反例,也就是作者所描述的内容在哪些情况下不再适用,这样,我们才配拥有这个观点。
如果能做到以上三个层面,我想就目前来看,应该可以算是读透了。
下面我们来谈谈写作。我在很多时候迟迟不了笔,不是因为脑子里没货,而是脑子里货太多,各种异想天开、令人眼花缭乱的内容让人不知从何开始。而一旦下笔,又担心无法驾驭如此错综复杂的内容,而写不出我要的东西。还有一种担忧,就是把所想的内容一股脑全搬出来,最终成就了一篇形散神更散的自嗨式文章。针对这个问题,我苦思良久,最终形成了一种不太成熟的思路,尝试着去破解这个问题。
我把它分为两个过程,想和写。想的时候思维发散,越疯狂也好。但写的时候就必须收敛和克制。想的时候发散,可以把各种异想天开都包含进来,这有助于激发我们的灵感和创造,为主题的论证提供更为丰富和精彩的逻辑;写的时候收敛甚至克制,是防止混入太多关联不大的内容,喧宾夺主,导致整体内容逻辑混乱,让读者不知所云,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因为自嗨而停不下来,最终自己也不知写了些啥。
这套方法理论上来看是行得通的,但具体实施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比如常用的思维导图,想的时候能画多少画多少,把与主题有关的内容、例子、论据全画上去。在动笔之前,就要大刀阔斧地删,把那些没有经过具体考证的,仅仅凭臆想和猜测而得出的论证统统删掉。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觉得那是一个非常精妙的想法而舍不得删,因为只有想法没有价值,你还得想办法论证,如果只是匆匆带一笔而过,那无异于画蛇添足,还不如不要。删到什么程度?视自己的能力而定,能够驾驭,能够讲明白道理即可。
以上就是近期通过拆书所获的一点感悟,希望对你所有帮助。
(碎碎念)人们总说人艰不拆,但是书,再艰,也得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