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盛世,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创造出不同的思想学说,影响直至今日。主要派别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大约同一时期,印度历史上也出现了“百家争鸣”时代,与我国的百家争鸣一样,影响深远。
主要区别是,我国的“百家争鸣”以政治思想为主,而印度则是以宗教思想为主。
印度的“百家争鸣”代表派别为:吠陀信仰(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此外还有异端与外道。
吠陀信仰
吠陀是指《梨俱吠陀》(赞颂明论)和《娑摩吠陀》(歌咏明论)、《耶柔吠陀》(祭祀明论)、《阿达婆吠陀》(禳灾明论)四个古印度文献。以四吠陀为核心发展出丰富的文献体系,包含关于自然现象与事务的神学推理,至上灵魂(梵天)的性质的推理,以及声调学、音律学、文法学、难字集解、天文学、礼学,所闻经、家范经、法经等等。从生到死、从此生到彼生都包括了。
吠陀信仰发展出六大哲学派别:前思维派、后思维派、数论派、瑜伽派、正理派和胜论派。各派都以各自尊奉的奥义书为根据。
佛教和耆那教都接受吠陀信仰的“业”和“轮回”概念,但都反对婆罗门教正统,反对种姓制度。
佛教
佛教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B.C.566~B.C.486),生于尼泊尔南部靠近印度的释迦部落,是酋长之子。他原本娶妻生子,生活无忧。当感悟到尘世飘渺无常时,决心寻找解脱真谛。他29岁出家,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修道成佛后,称“牟尼”,所以叫释迦牟尼,意为释迦部落的圣贤。也称“佛陀”,意为“获得正觉者”。
佛教教义总称“四谛八正道”。“谛”即“真理”,四谛为“苦、集、灭、道”。
苦谛:人之受苦,总为有身。集谛:贪恋心招集众苦。灭谛:去除贪欲,以为救世。道谛:通过八正道,可以救世。
八正道是指,正见:见四谛;正思维:思维增长真智;正语:不作一切无礼之语;正业:除邪业,住于清净;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命顺正法;正精进:强修涅槃之道;正念:念正道、无邪道;正定:入于清净之禅定。
此后,佛教分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经西域入中国,再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小乘佛教进入锡兰和东南亚,在缅甸和泰国生根。
佛教是今天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从此意义上说,影响力超过中国。
耆那教
图:大雄像
耆那的思想在公元前7世纪已经流传,到前6世纪由传教师大雄定型。
大雄也称摩哈维拉出生于吠舍离城,年代比佛陀略早。也是刹帝利种姓。他30岁弃绝家庭,以裸体苦行者的身份云游四方,寻找真理,最终得道,称“耆那”。“耆那”意为胜者,指对自己情欲的胜利。公元前528年,大雄去世。
大雄倡导“七句义”为基本教理,即“命、非命、漏、缚、戒、灭、解脱”。
认为万物由命(灵魂)和非命构成。命包括动与不动两类。动的命包括人、动物、植物,不动命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中。非命包括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有形物质由原子及原子复合体构成,无形物质由时间、空间、运动状、静止状组成。
人的行为对人的灵魂形成的障碍称为“漏”,使圆满的本性受到“缚”。需修行五誓“戒”以求“解脱”,即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邪和不恋尘世,并且不断苦行才能达到“灭”的境界,即清除旧业,阻绝新业,灵魂解脱。
耆那教和佛教理论有诸多相似之处,都认为欲望是灵魂受苦的原因,都需要通过修行去除欲望得道。但两教修行方式有所区别,佛教是通过八正道,耆那教是通过五誓戒。
大雄自称第二十四个得道者,不认为自己是耆那教创始人。号称之前有二十三祖,年代长达几万年,以示“源远流长”。
公元前四世纪末闹饥荒,耆那教一部分信徒南迁,另一部分在华氏城举行集结,整理和记录了耆那教义。南迁教徒回归北方后,拒绝承认这些教典,另立派别。因穿白袍,被称为“白衣派”,意与“天衣派”区别。
图:孔雀王朝创立者旃陀罗笈多像
除以上三教,还出现了其他学说。如顺世外道,“顺世”即随世人追名逐利,认为人由土造,终归尘土。智者、愚者同样被消灭。还有邪命外道,也称阿什斐迦太教,“邪命”相对佛教正命而言,是彻底的宿命论。该教僧侣奉行苦行主义。《杂阿含经》记:“彼自害者,或拔发,或拔须。或常立举手,或蹲地或卧棘刺上,或卧竿上,或板上,或牛屎涂地而卧其上,或一足而立,身随日转,如是众苦精勤有行”。
印度的“百家争鸣”以佛教和耆那教占上风而告终。摩揭陀王国的前两任国王都是佛教和耆那教的庇护者。
孔雀王朝的开创者旃陀罗笈多在晚年出家成为耆那教苦行者,并遵守耆那教的传统方式,以活活饿死的极端方式结束余生。(火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