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基本没有喝茶的习惯,看到大人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不解其中的乐趣何在。咖啡是从电视剧里获知的,看着衣着光鲜的俊男靓女坐在大玻璃窗里,手捧咖啡轻声交谈,小资情调十足。
上初中时,出于好奇,买了一瓶雀巢纯咖啡,用家里最好看的玻璃杯冲开搅匀,没加任何的伴侣和糖块,起初闻着倒没什么特别,待吹凉了猛喝一口,苦涩和酸味立即占领了味蕾,当时一度以为咖啡这种东西一定是外国的才会好喝。
后来,超市里开始卖三合一的速溶咖啡,少了几分苦涩,多了一分甜腻,喝起来口感很好,于是渐渐迷上了。特别是高三那一年,每天至少喝两条,本来是想着咖啡能抵抗困倦,提高学习效率,结果喝完之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效果,依旧伴着老师讲课的声音准时进入梦乡。
参加工作之后,看见周围同事都喜欢喝茶,便买了一套茶杯,也学着他们每天到单位先烧开水,然后泡一杯茶。一开始并没觉得有什么特殊的滋味,为了解渴还经常将茶放凉了再喝。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习惯,赶上一大早就有紧急的事儿要处理,没来得及烧水泡茶,还真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起初喝茶也没什么讲究,从家里搜刮来的茶叶并排摆在柜子里,有龙井、金骏眉、铁观音、普洱,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听人说,春夏喝绿茶,秋冬喝红茶,龙井有股子豆饼味儿,普洱可以清肠刮油。虽然我同别人也这样讲,但其实内心里还是觉得,不同的茶叶味道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不过只有颜色深浅之分,每天该喝哪种茶,也就是看心情随机选择了罢了。
第一次去茶室是和公司领导去的,一行六人,除了我之外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我们围坐在一个大茶台周围,观赏对面穿着素雅的大姐熟练地操作各种陌生的茶具,这才明白了什么叫投茶、洗茶、泡茶、分茶。待她表演完成后,我们每人一小杯,细细的品着,似乎真与自己泡的味道不一样。其中一位领导故作姿态,主动同大家分享他品茶的体会:第一杯入口之后,感觉浑身上下都像茶叶般舒展开来,再喝第二杯,毛孔扩张,额头微微出汗,很是畅快。另一位领导立即提出质疑,喝热水也能有同样的效果,这喝茶跟喝热水到底有什么区别。
近几年,星巴克、COSTA和一些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在城市兴起,我和太太也凑热闹去喝了几次。一杯咖啡四十几块,比两个人吃顿简餐还要贵。可当置身于格调温馨的咖啡馆里,沉浸在咖啡特有的香气中,的确会瞬时产生一种物质的满足感。我们俩办了一张卡,一同喝了几次之后,觉得这种满足来的实在太不划算,就几乎没再去过。
后来工作环境接连变换,可喝不进去白开水的习惯算是落下了病根。办公桌像试验台一样,摆了很多杯子,有玻璃的、保温的,有沏茶的、喝咖啡的、冲营养粉的,沏茶的还分玻璃滤芯的、不锈钢滤芯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还是凭感觉选一种饮品,不过备选项里又多了由西洋参、枸杞和大枣构成的养生茶。现在喝咖啡只喝所谓的美式,除了偶尔和同事一起去一次咖啡店,多数还都是买一些品质稍好的速溶冲来喝。
无论是咖啡还是茶,其实就是一种习惯,调剂着生活。大多数的人,并不能阐明其背后的文化与内涵,只不过有的人喜欢模仿,有的人喜欢炫耀,有的人肆意妄为,有的人无拘无束。古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能饮品这种东西也只有喝下去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