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日,和学生一起外出研学。休息的间歇,正无聊时,一女生翻出乐嘉的《谈笑间》一书。且郑重其事问我可否读过。为人师表,断不能欺瞒学生。我坦诚并未读过。虽然之前在某电视节目中见识过他的谈吐,也对他的“性格色彩”理论略有所闻。然而他的作品确实未曾阅读过。那时,她借机提出借我一读,毕竟盛情难却,便欣然接过了此书。
后来大概一周的时间,利用睡觉前的时间翻阅,并做了一些摘抄。看完之后,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此书的素材基本上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灵感碎片:突然对现实生活中某个问题或现象有了一种认识,随即诉诸笔端。日积月累,便成了一系列关于世间人生百态的感悟。后来又分门别类地加以汇总,便是读者所看到的这本语录体的随感。语言诙谐幽默,嬉笑怒骂中让你有所启示,进而积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正如封面的宣传语:谈笑间,勇敢地穿越尘世。其实想想,看起来漫不经心或是玩世不恭,背后往往是阅遍千帆后冷静深沉的思索。所谓人不可貌相,表面最具欺骗性。
又过了几日,寻到一个课间的空闲,特意找来借我书的女生。一来还了借来的书,二来简单交流一下心得。除此之外,表达自己最大的困惑:乐嘉的这本书的受众应该是如我这般已经步入职场的人,而一个正处于花雨季的少女怎么会喜欢?当时,她没有来得及正面解答我的疑惑,上课铃声响起,她只说了句“打铃了”,我也不好意思刨根问底,就让她先走了。过后想起她说的这句,竟觉得意味深长,大概是有几许无奈吧!
谁料到,一节课过后,一张纸条递给了我。那是她托班里的同学送来的。内容如下:
“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啊(PS:一般遇到我不会回答的问题我都会这么说)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吧(这问题真难),可能就像喜欢一个人一样,你可能会说有事业心、潇洒、温和、稳重……但是只有真正的喜欢上一个人才会注意到他的这些优点啊!所以你这个问题问的真是神奇。
在看这本书之前吧,比较喜欢那种故事性很强的书,看一些小说时就连小说必备的用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调的环境描写我都会跳过。这本书吧,几句很简单的话,就会有比较大的信息量,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当然,红楼梦这种一小自然段就能交代一大堆人物关系的书就算了(PS:我会逼自己看的,你放心)。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你真的难到我了。”
“神奇”一词真是神来之笔。在我眼里她的另类喜好是“神奇”,在她那里我的困惑才是“神奇”。真让人忍俊不禁。慨叹之余,顿觉豁然开朗。正好那日在看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里面的内容竟然和我的经历近乎契合。
蒋勋先生讲到他的小说《热死鹦鹉》里的一个故事,它来源于一个医学院学生的隐私。学生有一天突然找他,说是喜欢上解剖课的老师的事。师生恋并不是稀奇罕见的事。可大凡会产生这样的联想,能让这个女生魂牵梦绕的老师定是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的帅哥。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老师竟是毛发稀少近乎秃顶的“老头儿”。 “当时的我无法了解,一个年轻人何以对秃头、稀疏的头发产生迷恋”,这和当日我的困惑如出一辙。因为都不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的经验可以理解的。
旁人不知道这个学生,看着老教授的秃头,还听着他用冷静的声音讲孔德哲学和实验研究的结果。他的迷恋大抵是源于这个秃头里面的实证主义思想;我也不知道我的学生,她读到的关键不是作者针对人生百态的分析,而是微言大义的精深。
旁人无法了解,只有自己知道。于是,我们便被自己的一寸之光彼此隔开了,每个人心中无处安放的孤独感就这样产生了。
面对包罗万象的世界,我们的评判总是趋于感性,缺乏理性。不经意间便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化身真理的代言人,妄加评判事物的是非优劣。其实,我们最需要的是反观自身,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世间万物,从而达到一种至臻的人生境界。
作为孤独者,最可悲的并非是不被旁人理解,而是不能坚持自己的孤独。能否坚持住自己的孤独,那是对孤独者的考验。
理解万岁。孤独万岁。